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天津市武清区交通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天津市武清区历史悠久。古书有载:“潞水绕其左,浑河衍其西,……当水路之冲衢,洵畿辅之咽喉。”目前,该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并致力于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市。

              (1)天津市武清区自古至今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变化表现在                  

              (2)武清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等。

              (3)与传统工业相比,武清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有       (双选)。

              A.从业人员素质高                   B.产品研发费用低      

              C.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D.原料和能源消耗大

              (4)请你为武清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吸引京津市民定居,设计一句广告词。

            •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制约A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

              (2)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形成较早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___。

              (3)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

              (4)D城市适于发展_______工业,E城市可能发展成为______城。

            • 3.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

              (1) 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2)图2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              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市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3)与F城相比,E城规模从小到大,说明        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4)举例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4.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1、图2回答问题。

              (l)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                 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15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                    。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其原因可能是G城存在                等社会经济问题。

              (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①对生物的影响:           ;②对气温的影响:               

            • 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湖南株洲境内物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煤、铁、钨、铅、锌、金等40余种,为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冶金、机械、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是株洲的支柱产业,形成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制造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下图为“湖南省略图及株洲市建成区分布图”。

              (1)  简述湘江流域的地形特征。


              (2)近年来,湖南省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试简析原因。


              (3)从交通角度简述湖南省株洲市建成区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 6.

              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提出建设“ 一带一路”,即大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图为我国“一带”建设局部区域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1)描述该区域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河流、植被)。

              (2)简述古代著名集镇M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述大力进行铁路建设在“一带”建设中的必要性。
            • 7.

              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25年伊利运河的正式开通,从布法罗到纽约水运费用降低至原来马车运输的1/10。大量开拓者经运河涌向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通过运河将农产品运到纽约市,回程则满载工业品和物资。

              材料二:下图为“美国局部地图(图1)”和“伊利运河位置示意图(图2)”。



              (1)从区域发展阶段看,1825年的美国五大湖地区属于____________的发展阶段,当时伊利运河上运输的农产品主要是来自A农业区的___________和猪肉。目前美国五大湖和A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2)钢铁工业曾经是布法罗重要的支柱产业,主要原因是靠近____  __资源产地,且_____便利。

              (3)纽约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位于河流的_______,1825年后纽约迅速崛起为美国最大城市,主要得益于_________ 条件的改善。

              (4)简述图1中C处建立航天发射基地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 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5月14日上午9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带一路”示意图


              材料二 目前,以中巴、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工程为依托,一个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

              材料三 仅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农产品到达中国市场的通关时间就缩短90%。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

              材料四 中蒙俄经济带主要通过环渤海、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交通和能源通道,向东连接日本和韩国,向西通过俄罗斯连接欧洲。

              (1)分析铁路成为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因。


              (2)试分析“中蒙俄经济带”的建立,对俄罗斯内陆地区的地理意义。


              (3)请为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 9. 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铁全线通车,大大缩短了新疆与东部联系的时间。下图为兰新铁路及兰新高铁示意图。

              (1)分析兰新高铁兰州-张掖段与原兰新铁路没有重合的原因。

              (2)简析兰新高铁对原兰新铁路的影响。

              (3)沿线地区气候干旱、多风沙,为减轻风沙对铁路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

              (4)近年来,高铁沿线红色产业(红花、枸杞、西红柿等红色作物)迅速发展,分析影响其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 10.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区域交通规划。读图回答问题。

              (1)分析A-B河段发展航运的自然条件优势。

              (2)简述本区城际交通建设的重大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