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伦古湖是新疆仅次于博斯腾湖的第二大渔业基地。为了保护乌伦古湖,当地政府采取了夏季休渔,按时向湖内投放鱼苗,湖周围禁止设立工厂,禁止向湖内排放污水等多种措施。下面为乌伦古湖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乌伦古湖由于湖面下降,湖滨的沼泽面积逐渐减少,1972年后沙堤、沙滩面积日渐增加。

              (1)分析乌伦古湖冬季捕鱼的原因。

              (2)为缓解乌伦古湖进一步萎缩,当地人们挖穿了乌伦古湖与额尔齐斯河的分水岭,引额尔齐斯河河水补给乌伦古湖。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3)轮牧是该地区的特色,推测该地牧民在甲、乙、丙三地轮牧的季节及原因。

            •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京杭大运河(如图X)是世界上工程最大的运河之一,全长约1794km,开凿距今已有2500多年。隋唐以来,京杭大运河是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2013年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运行,工程通过江苏省扬州市从长江下游干流提水,沿京杭大运河向北为沿线地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1)说明京杭大运河在隋唐时期所发挥的作用。

              (2)指出京杭大运河水运最大障碍段(海河段、黄河段、长江段),并分析其水运不便的原因。

              (3)分析近代京杭大运河通航能力下降的原因。

              (4)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对京杭大运河的有利影响。

            •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如图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示意图。

              (1)分析大运河AB段选现有线路而不选取距离较近的虚线段的自然原因。

              (2)说明从乙到丁大运河沿线的地势特点及其对调水的影响。

              (3)分析丁地海拔明显高于戊地的原因。

              (4)指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对长江甲河段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洛川县位于陕西中部,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这里出产的苹果,以“个大、色艳、 细脆香甜、耐贮藏、无污染”六大特点享誉中外,目前是陕西和全国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

              材料二

              河道中沙石堆积而成,称碛;用船摆渡过河,曰渡。下左图是我国某区域图,下右图是清朝黄河碛口段干支流示意图。

              材料三

              在山西吕梁山中的黄河边上,坐落着一座古镇,这座古镇的名字叫碛口。历史上的碛 口,依傍着黄河的滔滔巨浪把自己的声名推向下游,游向四方。在黄河浪涛中,久久漂流着碛口的名字——这一坐落于山西临县边缘的古渡口。因此碛口曾一度是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这成就了碛口的繁荣。

              (1) 成就了碛口繁荣的因素有哪些?

              (2) 判断图中输水线路的输水方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3)欲建一苹果汁生产企业,你认为应该建在洛川还是西安,分析之。

            • 5.

              读我国能源区域分布和能源调运线路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代表我国正在建设的两大能源工程,它们分别是   工程和   工程。

              (2)从开发新能源角度看,图中C、D、E三个区域,可开发的优势新能源分别是           

              (3)图中B3调运的能源是 ,该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A工程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 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引汉济渭工程(图1)穿越秦岭屏障,工程供水范围为西安、宝鸡、成阳和渭南等沿渭河的大中城市。引汉济渭需要开凿出64.9公里长,直径为7米的秦岭隧道,每年可从汉江向渭河调水15亿立方米。

              (1)分析流经宝鸡和安康两地河流流量差异及原因。

              (2)分析②地作为该工程供水源地的有利条件。

              (3)工程建设之初,有的赞成,有的反对,请选择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7.

              小强和小军是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不但对我国的“南水北调”、“引滦入津”等水利工程有深入研究,而且,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大型引水工程,也兴趣浓厚。他们在研究美国的“北水南调”(如图甲)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如图乙)引水工程后,书写地理小论文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他们解决这些困难。

              (1)美国太平洋沿岸,为什么北部水资源丰富,南部水资源贫乏?

              (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小强说美国的“北水南调”难度大,而小军说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难度大。他们谁说的对,理由是什么?

              (3)他们查阅资料得知,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实施后,西部调入区出现土地盐碱化加重的现象。他们既找不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又提不出治理的建议,请帮他们一把。

            • 8.

              (1)【旅游地理】近年来,以家庭团体游占据主导的自驾游已成小长假主流。各大旅游景区人满为患,高速公路拥堵不堪,重点旅游区频频出现井喷现象。如图为2016年国庆期间高速拥堵和故宫旅游照片。

              分析近年来自驾游火爆的原因,并指出景区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2)【自然灾害】

              如图为我国某公路段(甲—乙)等高线地形图。

              指出夏季途经该路段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至少写出两个),并说明其原因。

              (3)【环境保护】

                我国红壤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现有耕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如图示意坡度与土壤冲刷量的关系。

              (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简述其自然原因。

              (2)说出Ⅱ坡度范围内土地合理利用方式,并简述其原因。

            • 9.

              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沙雅县(如图),地域辽阔,面积约3.2万平方千米。塔里木河自西向东在沙雅县中部偏北横贯全县,将本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渭干河冲积扇平原和塔里木河谷平原,为沙雅县的农业及人口聚居的地方,约占总面积的19.6%;南部为沙漠,约占总面积的80.4%。沙雅县境内塔里木河两岸保存有最完好的、世界最大的“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沙漠英雄树——胡杨林,如今正面临面积锐减、碎片化趋势严重和质量下降等问题(如表)。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表:1989~2009年沙雅县胡杨林面积变化

              年份 

              面积/km2

              斑块数量/个 

              斑块平均面积/km2

              1989 

              2230 

              151 

              14.77 

              2009 

              1833 

              132 

              13.89 


              (1)指出导致沙雅县胡杨林面积减小、碎片化严重及质量下降的原因。

              (2)分析沙雅县分布并保存有最完好的、世界最大的胡杨林的原因。

              (3)简述近几十年来沙雅县的灾情变化。

              (4)你是否赞同该县实施退耕扩林,解决日益凸显的荒漠化问题。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 10. (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2015年两会甲省代表提出了将该省中西部地区打造成京津冀地区产业向外转移最佳承接地的建议。
              材料三:乙地是我国著名的北极村。位于大兴安岭北坡、黑龙江南岸的山中峡谷地带,滨江靠山,夏季多雾。
              (1)说明甲省中西部地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10分)
              (2)分析夏季乙地多雾的原因。(10分)
              (3)简述图中水稻主要种植区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10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