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



               

              材料二:表2:日本能源安全情况表(1973年和2000年)

               

              1973

              2000

               能源进口依赖率(%)

              89.4

              81.0

               石油消费比重(%)

              77.4

              53.0

               进口中东石油占进口石油比量(%)

              79

              82

              材料三:中东的动荡局势和美国对中东石油的垄断使得日本开始重视从其他地区进口石油。日本如果能够铺设通往俄罗斯的石油管道,那么俄罗斯每天向日本出口100万桶石油,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就可以降低到65%。


              材料四:表3: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

               

              煤炭

              天然气

              优点

              开采成本低

              储存、运输方便

              价格便宜

              清洁

              使用方便

              燃烧效率高

              比较价格低

              缺点

              使用不方便

              燃烧效率低

              废气、废渣排放量大

              开采、储运难度大

              技术要求高

              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1)从材料一可看出,30年后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将超过石油,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2)材料三是日本针对它的什么能源安全问题而做出的努力?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从地理角度思考,我国可以从日本能源安全情况的变化中得到哪些启示?

            • 2.

              (24分)2013年11月23日,索契冬奥会火炬在贝加尔湖湖底成功传递。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狭长弯曲,好像一轮弯月镶嵌在东西伯利亚南缘,是全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湖水清澈,俄国大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

              (1)贝加尔湖是世界最古老的湖泊之一,位于欧亚板块内部,由于    形成的。(4分)

              (2)贝加尔湖在冬季,湖水冻结至1米以上的深度,历时4—5个月。但是,湖内深处的温度一直保持不变,约3.5摄氏度;夏季却可以降低湖滨周围的炎热程度,有人说,贝加尔湖是一个天然双向的巨型“空调机”,对湖滨地区的气候起着调节作用。请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解释其成因。(12分)

              (3)俄罗斯淡水储量居世界第一位,仅贝加尔湖的水量就占有世界淡水资源的22%。2010年5月14日,蒙古国驻华大使馆举办了“北水南调”新闻发布会,计划从贝加尔湖买水后调水经蒙古至我国北方地区,缓解我国北方的缺水问题,线路如上图所示。根据资料简述北水南调的意义。(8分)

               

            • 3.

              (26分)湖泊像镶嵌在锦绣河山之中的明珠,晶莹夺目。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3年3月24日太湖吴江水位站的水位由2.48米增至3.12米,而同时百渎水位站的水位由3.06米减至2.64米,两站同期相差0.55米。

              材料二

              湖岸线是湖泊水与岸边的边界线。青藏高原一些内陆湖的古湖岸线一般可达一二十级(例:芒错湖岸线有20级)。

              材料三                                     

              解池位于山西省中条山西北侧的运城盆地,是一个东北—西南向的长条形的湖泊,面积27.3平方公里,是我国东部地区的盐湖(图13所示)。湖水盐的比重比普通海水的比重高出六倍,任何水生生物都无法在其中生存。  

              (1)根据材料一,判断2013年3月24日太湖百渎和吴江水位站水位增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说明理由。(6分)

              (2)根据材料二,从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青藏高原一些内陆湖的古湖岸线多级的自然原因。(4分)

              (3)很早以前,生息在解池滨湖地区的人民就开始利用湖水晒盐,总结出“解池盐产必资南风,南风不时,盐即失利”。请从自然地理角度解释解池盐产与南风的关系。(10分)

              (4)以湖泊为例,说明优质水源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6分)

               

            • 4.

              (26分)根据第一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2010年3月29日至30日)的战略部署,中央将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的结对关系由原来的和田地区调整为阿克苏地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浙江省简图,图乙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材料二   阿克苏地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其中乌什口岸自古以来就是南疆对外通商的口岸之一,是阿克苏通向中亚的捷径与咽喉。地区总面积13.13万平方公里,比浙江省的陆域面积还要大。总人口247.3万,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36个民族聚居的地区。该地区也是新疆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近年来也出现了断水问题,2006年开通的自来水已经丧失了功能。

              (1)比较两省的城市分布,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8分)

              (2)简述阿克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8分)

              (3)指出阿克苏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会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减轻这些问题的措施。(10分)

               

            • 5.

              (10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宁县利用口岸优势,从俄罗斯进口木材,通过精深加工后,产品出口到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形成了“境外采伐、境内加工、境外销售”的跨国木材 加工产业链。图甲 为东宁县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有专家为东北林产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如图乙“林产工业 生态产业链的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东北黑木耳以其优良品质和悠久的栽培历史,备受世人的喜爱。黑木耳属于腐生性中温型真菌,出耳期对水分要求较高,需温、湿、光、气条件的良好配合。段木、木屑、秸秆是其良好的培养基。东宁县是黑木耳主要产区之一。

              (1) 分析东宁县发展木材加工业的区位优势。(4 分)

              (2)简述图乙 所示林产工业生态产业链的主要优点。(3 分)

              (3)分析东宁县黑木耳栽培的优势条件。(3 分)

               

            • 6.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下面为某流域开发利用示意图和甲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下图示意甲地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

              材料三 丙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性课题,即“农村地区秸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区草原生态问题演变过程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得出如下信息:该地秸秆利用方式结构示意图(图1)和环境演变过程示意图(图2)。

              (1)分析材料一中河流下游区域发展农业生产应注意的问题。(5分)

              (2)10年来,甲地人们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对河流水文特征有何影响?乙地若修建水电站,需要收集哪些资料?(6分)

              (3)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对下游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简述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措施。(9分)

              (4)假如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据材料三信息回答:(8分)

              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②运用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草原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

               

            • 7. 下列有关山西省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炭、石油、天然气都非常丰富
              B.煤炭资源储量大、质量好,且多数煤田埋藏浅
              C.铝土矿、铁矿都比较丰富
              D.大同有“煤都”之称,以生产优质无烟煤而闻名
            • 8. 读下面“西亚地区图”,将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填入下面空格内,并回答下列问题。


              (1)A海域处于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该海域将会________(填“扩大”或“缩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海湾名称为______,B海湾附近有一著名海峡,被誉为“________”海峡,运河Ⅰ名称为________。

              (3)图示范围内气候类型以________气候为主。

              (4)长期以来西方强国一直将西亚作为激烈争夺的重要地区,主要是因为西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年来,图中最长河流的三角洲的面积不断缩小。试简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石油被纳入自然资源范畴的时期是( )

              A.产业革命时期
              B.殖民时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二战前后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 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公顷)

              森林面积(公顷)

              淡水(立方米)

              0.1

              0.1

              2 000

              表2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材料二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________,森林面积________,淡水________。


              (2)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________,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_______,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