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下面为某流域开发利用示意图和甲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下图示意甲地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

              材料三 丙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性课题,即“农村地区秸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区草原生态问题演变过程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得出如下信息:该地秸秆利用方式结构示意图(图1)和环境演变过程示意图(图2)。

              (1)分析材料一中河流下游区域发展农业生产应注意的问题。(5分)

              (2)10年来,甲地人们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对河流水文特征有何影响?乙地若修建水电站,需要收集哪些资料?(6分)

              (3)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对下游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简述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措施。(9分)

              (4)假如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据材料三信息回答:(8分)

              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②运用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草原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

               

            • 2.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50年前,咸海曾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巨大湖泊。发源于天山山脉的锡尔河和发源于帕米尔高原的阿姆河,最后注入咸海。到1960年前苏联在两河上开辟了1600km灌溉运河,导致咸海水位急剧下降,预计到2020年,咸海将彻底从地球上消失。

              材料二  如图为“咸海流域地形图及其20年沧海变迁图”。




              (1)咸海地区气候特征有________

              (2)这种气候特征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________

              (3)50年间,咸海沧海桑田变迁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拯救咸海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

            •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面海拔456米,湖水非常纯净。8月表层水温最高,约为9--10℃,冬季有88--146天的结冰期。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内,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下图为贝加尔湖流城局部示意图。






              (1)简述安加拉河的水文特征。

              (2)贝加尔湖被称为天然双制的“空调机”,请你分析其调节气候的原理。

              (3)上世纪,莫斯科政府在贝加尔湖畔建起了巨型造纸厂,但遭到民众的抗议。请从地理视角推断民众抗议的理由

            • 5.

              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左图中①河流与右图中②河流补给的差异是:①河流               ②河流                。与①河流域相比,②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条件的明显优势是                                            。

              (2)分析左图中乙地的湿地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 6.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A河流域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图中②③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

              (3)据报道,近年来④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

              (4)针对该区域主要的环境问题,你认为可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 7.

              [地理——选修:环境保护]

              近年来“生态浮岛”技术发展迅速。浮岛上可种植水稻、美人蕉、空心菜、芦苇等多种植物。左图是“生态浮岛”景观图,右图示意“生态浮岛”原理。

              说明“生态浮岛”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 8.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局部区域示意图。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从水源补给角度分析苏门答腊岛东部沼泽的主要成因。

              (2)举例说明印度尼西亚利用丰富的火山资源发展的主要产业活动。

            • 9.

              【环境保护】

              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可引发蓝藻爆发,使水域生态遭到破坏。目前,生态浮床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项重要的水质修复技术,并已成功地应用在许多湖泊、河流的生态修复和整治工程中。生态浮床是将植物种在浮于水面的床体上进行水质修复的技术。下图示意生态浮床构造。


              简述生态浮床技术进行水质修复的基本原理并指出浮床还有哪些生态功能。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南亚局部示意图。

              材料二:棕榈油是世界主要油料作物,它是油棕榈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油棕榈树是一种喜光热、好水忌涝的植物。印度尼西亚是世界重要的油棕果生产国,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二战后,世界新兴的油棕榈林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

              (1)描述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


              (2)分析苏门答腊岛多沼泽的原因。


              (3)从区位因素的角度分析印度尼西亚发展油棕榈树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