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要想彻底缓解华北缺水的状况,其有效的措施是(    )

              ①引长江水进入华北②引珠江水进入华北③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

              ④大量开采地下水⑤开挖入海新河⑥将华北地区的部分居民搬走

              A.①③
              B.②⑤⑥
              C.③⑤
              D.①④⑤
            • 2.

              下列符合目前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    )

              ①大力开发使用海水淡化持术②南水北调③黄河小浪底工程

              ④农业节水灌溉⑤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⑥限制用水量大的企业的用水量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②③④
            • 3.

              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资源,但地球上的水只有2.53%是淡水。该图是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分布和人口资源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值分别表示各大洲淡水资源、人口数量占世界总数的百分比,读图回答问题。

              1.地球上可利用淡水资源最多和最少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  非洲
              B.亚洲  大洋洲
              C.南美洲   欧洲
              D.南美洲  大洋洲2.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大洲是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非洲
            • 4.

              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最主要的文明发祥地有: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的恒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谷地,西亚的两河流域。

              材料二 下图为教材上的“水资源进步图”。

               

              (1)世界主要文明发祥地多分布在__________地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的三幅图说明了人类获取水资源数量日益增多,水资源的质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请从水体利用转化上具体说明水资源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人们为了增大水资源的数量,采取的最主要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来缓解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

              (4)当前水资源质量面临的最主要的威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材料二的三幅图来看,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下图为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丙分别表示大气、陆地和海洋,d与f相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传输的热量多水分少
              B.d传输的热量多水分多
              C.f传输的热量少水分多
              D.f传输的热量多水分多2.若甲、乙、丙分别表示河流水、地下水和湖泊水,该河流位于我国长江流域,箭头e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A.1~2月    B.3~4月    C.6~7月    D. 11~12月3.若甲、乙、丙分别表示气候、水文和地貌,下列箭头中表示外力作用的是A.a         B.b         C.c         D.d
            • 6.

              下图是某地地下水位(虚线)和地面沉降(实线)的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对该地地下水位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地下水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持续下降
              B.从水位变化看该地位于半干旱或干旱地区
              C.该地地下水位变化和地面沉降始终正相关
              D.该地地下水位下降与该地地表水缺乏有关 2.当地面沉降超过200毫米时的地下水水位称为红色警戒水位。则该地的警戒水位埋藏深度以及出现的时间大概是 A.20米1983年 B.30米1985年   C.40米1989年   D.55米1996年  
            • 7.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应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时期→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B.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覆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C.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下径流量
              D.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2.t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B.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C.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 8.

              近些年来,有些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受到缺水的威胁,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人口膨胀,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增加   ②气候趋于干旱,降水量减少 

              ③水资源受污染,破坏严重           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9.

              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不少,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的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型缺水

              ④人口的急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0.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    )

              A.俄罗斯
              B.加拿大
              C.中国
              D.澳大利亚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