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绥芬河市被称为“百年口岸”、“国境商都”,也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进口集散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

              材料一绥芬河地理位置图

              材料二 2012年绥芬河、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比重图

              (1)绥芬河市又被称为“木业之都”。简述其发展的区位优势。(3分)

              (2)与全省相比,简述绥芬河市的第一、三产业构成特点及其形成原因。(4分)

              (3)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简述图中甲地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及其农业生产的特点。(6分)

               

            • 2.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一一鄱阳湖地区沙化面积近60万亩,并以每年3至5米的速度向外蔓延。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造成该区域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围湖造田
              B.水土流失
              C.人口迁出
              D.全球气候变暖2.土地沙化对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有(    )A.湿地减少B.降水减少C.农业减产D.湖泊蓄洪能力增强
            • 3.

              俄罗斯湿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下列关于其湿地广布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
              B.有永久冻土层为隔水层,不利地表水的下渗
              C.夏秋季节发生凌汛使河水泛滥,溢出河道成淤水
              D.濒临北冰洋,极地东北风带来较丰富的水汽
            • 4.

              (24分)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水系分布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图中M河流河水年际变化小,具有“天旱年河水不少,多雨年河水不多的特点,每当夏季来临,图中南部地区的河流每天都会出现一次洪峰。

              (1)简析图中M河“天旱年河水不少,多雨年河水不多”的自然原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南部地区的河流“一日一峰”的形成原因。(4分)

              (3)影响图中铁路N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图示区域农业生产类型是_________,该农业生产类型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防止图中南部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12分)

               

            • 5.

              (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滇、黔两省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在黔东南的从江山区,当地侗族形成了一种传统的有机农业生产——“稻鱼鸭”生态农业复合系统。当秧苗插进稻田时,跟着放进鱼苗,等鱼苗体长超过5厘米时,人们再放入雏鸭。该农业生产模式已成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有着较广的市场前景。但传统农业产量较低,加之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成为其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1)分析滇、黔两省区发展水电工业的条件。(10分)

              (2)分析云南省航空运输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6分)

              (3)有人建议在黔东南地区大力发展材料二中的有机农业,你是否赞同?简述你的理由。(10分)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28分)

              区域地形特征对人类活动产生深刻影响。下图为我国汉中地区及周边地形图。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8分)

              (2)指出影响图中铁路线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  (4分)

                  汉中地区是“中国最北缘柑橘生产基地”,汉中柑橘具有甜中潜酸、口感爽劲的独特风味,享有“橘乡”之美称。

              (3)简要分析汉中地区成为我国柑橘种植最北地区的自然条件。  (8分)

              “石坎梯地”(下图)是本地区山区坡耕地整治常采用的一种模式。

              (4)推断石坎梯地在保持水土方面所起的作用。(8分)

               

            • 7.

              黄河平均每年八亿吨泥沙淤积,造成下游河床抬高、过洪能力下降的同时,在河口三角洲“塑造”了大量湿地。结合图3、图4,完成5~6题。

              5.关于黄河泥沙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河的年输沙总量和年径流总量的年际变化大并呈递减趋势

               B.黄河的年输沙总量和年径流总量的相关性不是很大

               C.黄河的年径流总量最大值和年输沙总量最大值出现的年份相同

               D.黄河的年汛期径流量制约着年输沙总量的大小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口门外5km内平均水深一定时,新增湿地面积和年入海泥沙量成负相关关系

               B.口门外5km内平均水深3m时,5亿~6亿吨入海泥沙将“塑造” 5~10km2湿地

               C.口门外5km内平均水深4m时,增加湿地面积20km2至少需入海泥沙量10亿吨

               D.口门外5km内平均水深5m时,6亿吨年入海泥沙量是湿地面积增加的临界点

               

            • 8.

              材料二:我国局部地区图(图15)

              (1)指出图15中,兰州以上河段河流开发的重点,试简述其自然原因。(5分)

              旅游业是近年来宁夏青铜峡市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新型产业之一。本着做大做强旅游业,青铜峡市出台了《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详细规划》。

              (2)说出旅游业对青铜峡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3分)

               

            • 9.

              读下列相关图示,回答问题。(10分)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自2009年以来,我国多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干旱,尤其今年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百年一遇的严重干旱,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图一                                图二

              68.图一是我国2009年2月的全国旱灾分布图,从图中来看干旱最严重地区集中在我国河北、陕西、            省区。华北地区严重干旱区域最为广泛,其主要原因是 

                                                                                     

              69.造成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 

              ①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          ②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层中

              ③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0.图二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Ⅳ地区由于地形多山地且岩层破碎,夏季降水较为集中,因而相比其他地区而言,          灾害要明显较多。

              71.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

              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

              72.今年以来,西南地区形成的严重干旱已造成190亿元的经济损失,目前旱情仍在持续,据专家分析,本次严重旱情主要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请你针对这一原因,谈谈你如何在个人生活中,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来减少上述灾害的出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