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表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据此回答小题。

              年份(年)

              东经

              北纬

              1949

              121.97°

              43.57°

              1955

              121.93°

              43.51°

              1960

              121.94°

              43.54°

              1970

              121.88°

              43.59°

              1978

              121.86°

              43.63°

              1985

              121.75°

              43.80°

              1990

              121.80°

              43.68°

              1995

              121.71°

              43.84°

              1.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

              A.向西北方向移动
              B.向东北方向移动
              C.向东南方向移动
              D.向西南方向移动2.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地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B.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C.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D.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
            • 2.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指出,我国存在着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解决我国生态问题关键在生态文明观念。读图,回答。(17分)

              (1)①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1分)

              (2)②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分)

              (3)③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措施是_____                                               ___。(4分)

               (4)④地区出现酸雨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治理措施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上述地区出现的问题说明了我国面临着深刻的________。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一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我国面临庞大的____       _________       ___所造成,这些都是促进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原因。(3分)

              (6)分别列举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各两种)。(4分)

               

            • 3.

              为深入研究沙尘发生机制,我国在沙尘暴多发地区和必经之地,建立了一系列沙尘暴观测研究站,这些站点大多位于

              A.西北和华北
              B.华北和东北
              C.华北和华东
              D.华北和中南
            • 4.

              关于过度放牧造成的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于绿洲内部草原中
              B.分布于草原牧区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井泉附近
              C.分布在旱农业区内部
              D.分布在河流上游
            • 5.

              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偏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6.

              (10分)2011年6月17日是第1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是“林木维系荒漠生机”。土地荒漠化已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结合“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下图中相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4分)

              a.陡坡开垦                         b.过度放牧

              c.生态环境脆弱                     d.大风季节开垦

              (2)①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②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这些地区土地荒漠化,我国正在这些荒漠化严重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 7.

              形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位置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8.

              阅读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四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 

                 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材料二:我国政府坚决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行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很多地方以此为契机,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替代产业。退耕后的农民既获得了政府提供的口粮,又从多种经营和其他副业中增加了收入。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该工程的实施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 9.

              对不同程度荒漠的治理思路,正确的是(    )

              A.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应当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B.对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要设法扭转
              C.对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主要还是放弃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对人类活动的最主要影响是资源缺乏
            • 10.

              14.在草原区,利用现代技术掘井扩大水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掘井愈多,愈有利于草地生态保护
              B.水井周围的草地,获得最充足的水源而长势最茂盛
              C.机井数量不断增多,经济效益也就不断增长
              D.牲畜不断增多,水井无限制增加,草地最终将毁灭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