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是

              A.黄淮海平原及长江沿岸地区
              B.黄淮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平原及四川盆地
              D.四川盆地及珠江流域
            • 2.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和成灾程度趋于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和经济发展过快
              B.随着人口增长,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强度加大,而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及防灾减灾能力尚低
              C.人口和经济分布趋于合理
              D.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减少
            • 3.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农业大国,这导致了我国

              A.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
              B.自然灾害对我国的影响不大
              C.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D.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
            • 4.

              2010~2011年冬春季节,我国部分地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持续干旱。读“我国部分地区旱情分布(阴影)示意图”,回答问题。

              1.导致此次气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冬季风势力强,旱区长期受冷气团控制
              B.夏季风势力强,锋面雨带位置持续偏北
              C.亚洲高压势力强,沙尘暴频繁影响我国
              D.全球气候变暖,出现暖冬,蒸发量增大2.此次干旱对冬小麦影响较大。对冬小麦产量进行预估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①遥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5.

              人类活动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的发生或加剧危害程度的是

              A.植树造林
              B.蓄洪泄洪
              C.围湖造田
              D.修建水库
            • 6.

              表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

              指标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1993-2002年

              灾害数量/次

              1110

              1987

              2742

              2935

              死亡人数/万人

              196

              80

              79

              53.1

              受影响人数/万人

              7.4

              14.5

              19.6

              25

              灾害损失/亿美元

              1310

              2040

              6290

              6550

              从表2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①灾害的强度减小了               

              ②人类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增强了

              ③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 

              ④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7.

              该问题诱发的渐发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
              B.泥石流
              C.滑坡
              D.地面沉降
            • 8.

              (2010年潍坊质检) 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卫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1~2题。

              1.“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D.数字地球 2.“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A.台风        B.洪涝         C.地震        D.森林病虫害
            • 9.

              图中的数字符号2、3、4、5表示的自然灾害的类型是

              A.地震、干旱、风暴潮、地震
              B.干旱、地震、洪涝、台风
              C.滑坡、洪涝、台风、干旱
              D.洪涝、风暴潮、地震、滑坡
            • 10.

              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该次山体垮塌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山体垮塌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B.该山体垮塌滑坡的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不可能有任何先兆信息
              C.该山体垮塌滑坡的形成一般有三个控制因素:不稳定的山坡形态,软弱面的存在和破坏平衡的触发机制
              D.该山体垮塌滑坡的形成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