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为某山地气温、降水随高度变化示意图,甲、乙、丙、丁是山地上不同海拔高度的四个点,位于该山地迎风坡的是
              A.甲B.乙C.丙D.丁
            • 2.
              (20分) 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印度河径流12、2月流量最低,3、6月水位上升快,7、9月流量最大。
              材料二 观测发现印度河平原地下水位上升,土壤肥力有所下降。为保证农业生产,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在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实施了规模宏大的以打井、挖渠为主的水利工程如图2。
              (1)根据材料一和相关知识分析印度河径流量呈上述变化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内容比较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水利工程作用的异同。(6分)
              (3)中巴两国计划建一条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到中国新疆喀什的中巴铁路,如上图中所示,指出中巴铁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
            • 3.
              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合理的是
              A.聚落就是小村庄
              B.聚落就是各类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C.聚落是人们居住的场所,商店、学校不属于聚落范畴
              D.聚落包括乡村和城市两种
            • 4.
              我国西北重镇兰州,城市形态及铁路分布大致都呈东西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布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的分布
              B.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C.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D.交通运输的需要
            • 5.
              下图示意厦门市规划中的三条地铁线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地铁通车后,在地铁站附近会涌现一些住宅区和大型商场。这种现象说明
              A.交通是影响特大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
              B.交通是影响住宅区选址的首要因素
              C.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直接影响城市的兴衰
              D.交通通达性变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小题2:厦门市大力发展地铁交通的主要目的是
              A.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控制出租车的发展
              D.提高地铁公司效益
            • 6.
              有关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地地区的交通线以铁路为主,公路次之
              B.山地地区的交通线以公路为主,铁路次之
              C.山地地区修建交通线路,地址宜远离河谷地带
              D.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山地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应以直线走向为主
            • 7.
              读图7。回答13一14题:

              小题1: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主要的地形是
              A.平原B.山地C.高原D.盆地
              小题2:甲和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A.虚线处是鞍部B.虚线处是河谷
              C.虚线处等高线稀疏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
            • 8.
              传统民居是人们长期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结果。下图为北半球两个地区典型民居景观或示意。完成题。

              小题1:甲地民居采用设计门前台阶的建筑形式,主要考虑的自然原因是(  )
              A.夏季洪水多发B.夏季高温潮湿C.冬季降雪量大 D.冬季光照时间短
              小题2:乙地采取此类建筑形式可能考虑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A.降水 B.光照
              C.地形D.台风
            • 9.
              历史上“蜀遭难,难于上青天”,如今“蜀道不再难”得益于(    )
              A.环境变迁B.人口增多C.科技进步D.民族团结
            • 10.
              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据此回答28—30题。
              小题1:云南丽江古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主要原因是
              A.濒临海洋,受季风影响明显B.人口稀少
              C.海拔较高,北有高山分布D.地势低平
              小题2:在山岳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
              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C.为了通过更多的山村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小题3:关于能源资源及其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至20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煤炭时代”
              B.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
              C.18世纪中期以前,煤炭在人类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
              D.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世界能源进入“石油时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