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中华传统文化意义上,“家”与“国”从来都是一体,不可分割。从《礼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负大任,从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赴死,从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义气……展开古诗文的浩瀚长卷,我们读到的满是家与国的一体、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构共振。家国一体的思想(  )
              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共同的要求和不变的内涵
              ②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反映了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在时代相传中生生不息,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④是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的具体表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2. 图中的“雷风侠”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雷风侠”动漫形象创作的成功原因主要有(  )
              ①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②内容来源于作者真实的感受
              ③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④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3. 某校高二某班学生开展以“我们的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他们在活动中收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我国许多大学的校训都源自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的格言,它们实质上是民族精神在本校的体现和具体化。
              大学校训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重庆大学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
              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材料二:今年“九一八事变”发生83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并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决定因素,是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英烈、开启未来。
              (1)根据上表左列信息,填写右列内容。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 4.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用流行方式引导人们学习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挖掘和阐发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滋养心灵,陶冶情操。这有利于(  )
              ①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②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拓展文化传播途径
              ③人们自发地接受着古诗词的熏陶       ④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 5. 2015年9胃3日,是中国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务院发布通知,决定2015年9月3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包括检阅部队),同时在北京举行招待会和文艺晚会。此次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举行这一纪念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面向未来,引领文化发展方向
              ②铭记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凝魂聚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慎终追远,注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6. 2014年12月13日,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
              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抵制日本文化,遏制日本军国主义复苏。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实现中国梦的决定力量
              ③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全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
              ④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 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以国家名义举行公祭活动的意义在于
              (  )
              ①警示人们勿忘历史、维护世界和平    
              ②凝聚中华民族情感,坚韧民族品格
              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继承传统文化    
              ④彰显文化的包容性,推动文化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 材料一: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我国许多大学的校训都源自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的格言,它们实质上是民族精神在本校的体现和具体化。重庆大学: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广西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材料二: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阻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上千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关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列出三所大学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并说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 9. 习近平在会见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德行善、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的意义。
            • 1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
              文化是民族之根,中华文化中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思想,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的思想都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源自中国这块土地,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在面向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统文化中的基本核心价值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