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年2月14日,“201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分别是:吴锦泉﹑郎平﹑屠呦呦﹑王宽﹑阎肃﹑徐立平﹑莫振高﹑买买提江•吾买尔﹑官东。他们来自不同行业:普通百姓﹑体育教练﹑科学家﹑抗战老兵﹑艺术家……他们用人性的至爱持续地感动着我们,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传播者,建设者。在他们身上,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了完美的超越。
              (1)请阐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当代青年应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2. 每个走向复兴的民族,都离不开价值追求的指引;每段砥砺奋进的征程,都有相应精神力量的支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高二某班举行“弘扬工匠精神”的主题班会,搜集了以下材料。

              胡双钱(图一),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被称为“航空‘手艺人’”,35年中,他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在车间,他从不挑活儿,而且勇于创新,通过完成各种各样的急件、难件。他的技术能力也在慢慢积累和提高。
              钟连盛(图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技艺的传承人,他全面学习中外绘画基础、中国历代传统纹样,积累了丰厚的传统文化素养。他治艺严谨。技艺全面,在社交理念、工艺技术、艺术表现上都取得了一定突破。
              张广义(图三),被称为北京“最后一位修笔老人”,他多次拒绝重金的诱惑。坚守在繁华的东四商业区六十余年,以自己的手艺修理了超过五十万支钢笔。
              (1)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以“传承、创新、敬业”为关键词写一份发言提纲。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久久为功,驰而不息。倡导优良家风,使其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
              培育乡贤文化,重构乡村本土文化,敦厚民心民风,激励向上向善。重视传统节日,让其成为爱过节、文化节、道德节、情感节、仁爱节、文明节,彰显了节日文化的内涵,树立了节日新风。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打虎拍蝇”……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国家公祭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传播爱国主义精深,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时代楷模发布、感动中国人物表彰,“身边好人”“寻找最美”……无数道德灯塔在全国挺立,照亮了整个社会的价值星空。学雷锋志愿服务在大江南北蔚然成风,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同频共振。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国家是怎样“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的。
              材料三:徽商精神是指古代徽州商人在长期的经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且为社会所普遍认可的思想意识、道德操守和价值取向。胡适曾把徽商精神比喻成“徽骆驼精神”,有人把徽商精神总结为“绩溪牛精神”,有学者认为徽商精神就其本质内涵应包括六个方面:天下为怀的开放精神,重仁重义的诚信精神,贾而好儒的人文精神,百折不挠是进取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同舟共济的和谐精神。徽商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也是安徽地方文化的瑰宝之一,我们要弘扬徽商精神,集聚建设美好安徽正能量。
              (3)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弘扬徽商精神的时代价值。
              (4)请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为传播徽商精神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数十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长征路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案》。
                  代表们认为,红军长征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是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源泉;弘扬长征精神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长征是人类精神的丰碑,体现了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品质和伟大情怀,长征精神产生于中国又影响世界,是崇尚正义。追求进步的人类的共同财富。
                  长征与长征精神是我国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软实力和世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长征路线和长征文化的开发,对于让后人铭记历史、让世界了解中国,都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申报长征路线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征精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长征精神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弘扬长征精神提出两条建议。
            • 4. 在中华传统文化意义上,“家”与“国”从来都是一体,不可分割。从《礼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负大任,从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赴死,从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义气……展开古诗文的浩瀚长卷,我们读到的满是家与国的一体、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构共振。家国一体的思想(  )
              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共同的要求和不变的内涵
              ②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反映了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在时代相传中生生不息,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④是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的具体表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5.
              日期纪念日名称
              7月7日七•七抗战纪念日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9月18日九•一八纪念日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我国确定上述纪念日的目的是(  )
              ①提高公民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树立民族自信
              ③彰显中国人民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决心
              ④保证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 近年来,无形资产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某校时政小组以“聚焦‘无形资产’,推动经济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参与其中。
              ◆解读差异
              无形资产被称为无形,因为它大多源于公司内部的经营,不像机器,厂房那样为实体。
              其主要分为三类:创新资产(包括研究开发,矿产勘探,版权和许可证,金融创新,建筑和工程
              设计),软件数据和经营能力(包括品牌,在职培训和企业组织资本)。
              2011年我国和美国对无形资产投资的情况表
              国家对无形资产投资占GDP的比率经营能力占GDP的比率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投资比率
              中国9.5%1.9%20%
              美国11.6%5.2%154%
              注: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投资比率=无形资产÷有形资产,是衡量一个国家对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3年的研究表明:其他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为经济的增长大量投资无形资产。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上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以及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启示。
              ◆观点评说
              部分专家认为:从实际投资比率看,中国相对重视机器、设备、厂房等有形资产投资。如中国要升级到价值链的高价值环节,必须调整策略,转变观念,发挥企业创新优势,调动研发团队刻苦钻研,建立品牌,增强投资引力。
              (2)结合材料,分析专家观点体现的认识论道理。
              ◆感悟反思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的今天,经济的发展,既需要企业无形资产的提升,也离不’开国家形象的塑造。国家形象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表征,是主权国家重要的无形资产,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
              (3)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我们应如何塑造国家形象?
            • 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0月10日,针对史上拥堵新闻最多的国庆长假,国务院全国假日办在新浪、腾讯、人民网等网站发布了“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面向社会征集意见。在调查的基础上,为使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更加科学合理,于11月27日提出三个调休方案,并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
              材料二 有中国人的地方,必然少不了五星红旗。每当颂扬五星红旗的乐曲响起,中国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激动起。国旗红、五星黄,曾经让多少人为之疯狂,这种色彩,是向心力,是自豪感,它是一个民族崛起的象征,最无声言语中最有力的表达。
              材料三 嫦娥三号正式成为我国第一颗表面附着五星红旗的探测器,成功实现了首次在地外天体上的软着陆,成为了月球上的“永久居民”。如何既让国旗能够处于一个醒目的位置,位于摄像头可及的范围之内,又能满足实验仪器对环境的苛刻要求?有关专家在先后提出的10余个设计方案中优中选优,进行了上百次模拟演练,几乎试遍了仪器上的每一个可用区域,验证了每一个可能的光线范围、拍摄角度和距离。最终在着陆器和巡视器上分别找准了相应的位置,使各自的五星红旗都在对方的摄像拍摄范围之内,确保清晰可见。
              (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知识。
              (2)运用文化生活中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国旗红、五星黄,是向心力,是自豪感,它是一个民族崛起的象征,最无声言语中最有力的表达。”
              (3)请用发展的观点对材料三进行分析。
            • 8. 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二战中被屠杀的死难者,已成为国际惯例。2014年我国设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是为了(  )
              ①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
              ②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
              ③激励当代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
              ④传承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9. “至伟至刚力量,至真至柔情怀,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即将揭晓,《感动中国》自2002年评选开始已经连续举办八年,它以评选出当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过去八年间,《感动中国》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八十多位人物,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值得我们欣赏和赞美。
              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宣传和弘扬感动中国人物,有何重要意义?
              (2)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发扬和学习感动中国人物的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 10. 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只有国家富强才能带来人民的幸福、带来每个家庭的幸福;你光明,中国就不黑暗。每个人能把自己的事业理想和民族相融和,和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就在体现“家国情怀”。做到“家国情怀”的现代转换(  )
              ①要引进西方普世价值,树立普世情怀
              ②要弘扬民族精神,推动民族发展繁荣和创造幸福生活
              ③要弘扬英雄史观,为国家和社会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④要树立全局观念,同时重视部分作用,实现家与国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