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A    ,B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    风,D点盛行    风,我国的天气以    为主要特征.
              (4)D地7月盛行    风,其形成原因是    ,由此可见,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    外,还有    等.
            • 2. 如图两图是某区域近地面天气系统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表示北半球    (冬、夏)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    
              (2)乙图表示北半球    (冬、夏)季气压带分布状况,判断理由    
              (3)一般地说,A地比B地的降水量要    ,C气流来自    气压带.气流C与D相遇后爬升的原因是    
              (4)乙图中P表示的气压中心为    ,它将    切断.
              (5)E地与F地相比,风速较大的是     地,原因是    
            • 3. 读“季风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两图中为7月份的是    图,亚欧大陆上的气压名称为    
              (2)南亚季风气候的成因既与    有关,还与    有关.
            • 4. 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北半球正值    (季节),理由    
              (2)试列举两个事实说明A气压中心对于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
              (3)我国东部地区冬、夏两季在不同的气压中心控制下形成    气候,理论上来说,只要有    都会形成着这种气候,但实际上我国这种气候最典型,其原因是    .其他地区发育的该气候与我国相比主要差异有    
            • 5. (2013秋•高阳县校级月考)读“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偏    (北或南),可以判断北半球处于    季.
              (2)此季节N地气候特征是    ;因为此季节N地受    控制.
              (3)M地盛行    风,此季节,该地气候特征是    .该地区季风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南亚风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6. (2013秋•响水县校级期中)读“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中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上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2)图1表示的北半球节气是    ,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    (方向)移动.
              (3)图1中A、B、C三地昼夜长短相同的两地是    .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的两地是    
              (4)该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多选).
              A.此日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
              B.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此日北半球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D.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地区递减
              (5)该日图2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短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6)该季节响水吹    (西北风或东南风).形成原因是    
            • 7. 济南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大气的运动”进行了探究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活动1: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夜间,陆地降温快,海上降温慢.海陆风就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
              (l)根据材料,在如图1中用箭头画出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
              (2)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
              探究活动2:活动小组在海陆风的基础上,将时空尺度和范围放大,研究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不同季节的大气运动,如图2所示.

              (3)图示表示的是    (季节),M表示    (气压中心),其切断的气压带为    ,N表示    (气压中心).
              (4)根据图中风向,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其对我国东部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 8. 读季风风向示意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北半球的    季(冬或夏).此季节北半球同一纬度陆地的气温    (高或低)于海洋,形成低气压.
              (2)从图中风向上看,A处为    风.B处为    风.
              (3)季风环流形成的重要因素有     和    
            • 9. (2013秋•普宁市校级期中)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是北半球的    季,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为    
              (2)B处此时盛行    (风向)季风.该处季风的成因是    
              (3)半年后,A处盛行    (风向)季风.季风环流使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形成了典型的    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 10. 如图为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表示亚洲夏季的是    (甲、乙)图.
              (2)读图完成下表.
              图名
              比较项目
              气压 亚欧大陆是高压 太平洋是    
              A地风向      东南风
              (3)分析东亚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4)图甲所示季节,有关湖南省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
              A.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B.昼长夜短;C.湘江正值枯水期;D.水稻正值收割时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