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闭门会谈。习马都强调,要顺应民意,要加强两岸文化和教育交流合作,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增强同胞精神纽带。这反映出(  )
              ①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创造力
              ②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之中
              ④矛盾的特殊性蕴含着矛盾的普遍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世界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美丽窗口。
              “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他坚持用“海外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从也门撤侨行动中的感人瞬间,到陕西粱家河村的今昔对比,他在不同国家的演讲中别具智慧的讲述,带来一股外交新风,重塑着中国对外传播新格局。在文化领域,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走出国门。电视剧《木府风云》在东南亚掀起“中国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地道的中国美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征服了大批海外“粉丝”。一套中国味十足的“诸子百家国风画传”丛书已成功展开版权输出……一股勃勃涌动的“华流”正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并不断走进世界人民心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发展中华文化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关知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用海外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的理由。
              (3)青年要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谤你从文化交流的方式或手段角度,就如何将“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提出两条建议。
            • 3. 2015年10月,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及多次试验,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取得研究突破,引发世界广泛关注。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基础上的医药文化创新具有重要社会和文化意义
              ④推进医药文化发展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才能成功。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 4. 国家语委与中央电视台再度合作,共同举办首届中国诗词大会,该节目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展现诗词之美与诗词之趣。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来自各行各业,覆盖各年龄段,每个人都是带着对诗词的独特感悟来到赛场。中国诗词(  )
              ①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有利于增强精神力量
              ③作为中华文化的符号,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④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5. 行路难•其一
              唐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歌赏析:前四句写朋友处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吧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正像是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时宗 悫(que)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1)请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李白的《行路难》。
              (2)读了李白的《行路难》,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认识,以及这首诗对你的影响。
              (3)请写两条身处困境仍不屈不挠的警句格言。(每条不能超过15个字,若有错别字该条得分为零)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日,海昏侯墓的珍藏首次亮相,引发了人们对这座沉睡了2000多年的汉代王侯墓的高度关注。这个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已具备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不久的将来,一座优美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新的历史时期,统筹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之路。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动文物保护对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如何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推动文物保护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请你就“社会力量如何参与文物保护”写两条建议。
            • 7. 2015年4至5月,在北京正阳门举办“守护平安 迎祥纳福--天津杨柳青门神年画展”,此次活动旨在展现门神画所蕴含的民俗、美学研究价值,更在于通过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民间艺术,寄托广大百姓朴素的思想与愿望。这说明(  )
              ①杨柳青木板年画是凝固的艺术                    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杨柳青木板年画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8. 有同学对《我是歌手》、《妈妈咪呀》、《中国星跳跃》、《爸爸去哪儿》等综艺节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13年我国新开播的综艺节目都是引进国外版权,同时还有许多电视台准备加入引进的队伍。同学们在讨论中形成了两种观点。观点一:综艺节目在中国起步较晚,“拿来主义”是一个必经之路;观点二: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不利于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在以上两种观点中,如果认为“拿来主义”是正确的话,其理由可能有(  )
              ①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②立足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节目创新应结合我国国情
              ③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④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3月16日,对中国足球来说,或许意味着将迎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由中共中央明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用了7千多字的篇幅。为中国足球的未来指明方向,使得足球这项世界第一运动在中国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此前足球改革几乎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的通过,给中国足球带来了春风。
              改革方案中提到“要让校园足球、新型足球学校、职业俱乐部、社会足球等各种培养途径衔接贯通”,上学还是踢球,对于青少年来说,可能从此不再意味着是一道单选题。“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从群众性参与抓起”,这意味着对足球社会功能的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掘,而更广泛的参与也能让足球以及体育的教育功能被更多人感知。
              (1)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量变质变关系原理,谈谈你对落实足球国家战略的认识。
              (2)有人认为:足球是竞技体育,中国不具备这种文化产生的土壤。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运用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3)足球“从娃娃抓起,让足球走进校园”,一些老师和家长却担心踢球会耽误学习。请你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向老师和家长发出倡议。(100字以内)
            • 10. 作为中国公民,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中华文化的自信表现在(  )
              ①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②中华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优越
              ③对待外来文化的理性和包容态度
              ④中华文明源流相继、从未中断。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