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传教士郎怀仁曾说:“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此现象最早开始于(  )
              A.香港开始被割占之时
              B.内河航运权被破坏之时
              C.使馆界开始设立之时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之时
            • 2. 近年生活小区洋名字盛行,如 “托斯卡纳”“塞纳河畔”“剑桥郡”。中国人崇洋思潮兴起可以追溯到(  )
              A.明清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戊戌变法后
              D.辛亥革命后
            • 3. 《天津条约》签订后,有人认为:“外使之来,苟非崩角稽首,而与为姑容,其耻甚于亡国:,宁以社稷为殉,不使夷虏踪迹相浼(沾染)。”这种思想意在(  )
              A.维护主权完整
              B.强调平等交往
              C.坚持闭关锁国
              D.维护君上权威
            • 4. “道光二十一二年(1841-1842年),夷船入长江,而全局始震。咸丰十年(1860年),夷兵犯津通,而根本遂危。”上述史事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变化有(  )
              ①部分士大夫官僚倡导“师夷长技”
              ②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欧美列强取得在华开矿设厂特权         
              ④清政府彻底成为“洋人的朝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5. 清朝一位中国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的地方官百般刁难和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索,而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为什么就不行?”这件事你认为最早发生在什么条约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6. 针对皇帝强烈地反对某条约的某条款,大学士桂良告诉咸丰帝说:“夷人最怕花钱,任其自备资斧;又畏风尘,驻之(北京)无益,必将自去。”此事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 7. 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大英钦差大臣作为代国秉权大员,觐见大清皇上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惟大英君主每有派员前往泰西各与国拜国主之礼。亦拜大清皇上,以昭划一肃敬。”材料表明(  )
              A.英国利用条约实现了与中国外交上的真正平等
              B.“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中国外交逐渐近代化
              C.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
              D.清政府放弃了“夷夏”观念
            • 8. (2013秋•威海期末)如图向我们昭示了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战争劫难。这场劫难与下列哪一侵华战争相关(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9.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  )
              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
              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
              C.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
              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
            • 10. “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至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大臣等员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待大英钦差公馆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1858年),天津”。上述材料表明(  )
              A.华夷秩序的传统外交体制解体
              B.列强控制北京,设立使馆区
              C.停止了外国领事的司法裁判权
              D.于北京设租界,由各国共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