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843年,在罗孝全的帮助下,洪秀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思想,借用、吸收西方宗教中的平等、互助的思想,创立了拜上帝教。……进展顺利的革命形势,使得洪秀奎相当乐观。他继续颁准施行一系列激进的文化政策,如“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从而掀起了一场焚烧典籍、扫除偶像的高潮。……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傲过一些调整与改动,如停止焚书,增设删书衙,不再扫荡庙宇神像等。
              材料二
                 在泛览百享的基础上,他(曾国藩)感到“周柬诸干各有极致之诣,……若游•心能如老、庄之虚静,浩身能如墨翟之勤俭,齐民能以管、商之严整,而持之以不自是之,心,偏者裁之,缺者补之,则诸子皆可师也,不可弃也”。……在曾国藩眼里,中学不担存在弊端,而且应该因时加以更新。“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做炸炮、学追轮舟等具为下手功夫。”
              --成晓军、彭小舟《洪秀全与曾国藩文化观之比较研究》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洪秀全和曾国藩对待传统文化态度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洪秀全和曾国藩的传统文化观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 2. 租界建立之初华洋分处。上海的租界出现华洋杂处局面开始于(  )
              A.《上海土地章程》订立
              B.小刀会义军占领县城
              C.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成立
              D.工部局建立
            • 3. 《重读近代史》中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运动
              D.辛亥革命
            • 4.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在时人的日记中多有记录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粤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孳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盗以谋食……取才之涂(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特无其虚仪及媚骨尔。
              --汪士铎《乙丙日记》(1853-1856)(注:汪士铎曾经担任过曾国藩的幕僚)材料二  (庚子年六月初五日)惟目前巨衅起于民教互仇,拳洋交哄,此次决战,宜提开俄日本两国,而专与行教之各国为仇敌,乃于事理为协也……二百六十年,全盛之世,(中俄两国)且未尝失和……此应分别办理一也。日本与俄从无一教士教民在我内地煸惑生事,不宜无故开衅,师出无名,二也。然此特以情理论之也。若以地势论之,尤不宜轻开边衅。俄重兵屯扎在阿穆尔东海滨两省、旅大两口不少,日本……地近而逼,调陆军视各国为易……未可不分皂白,而概屏之为鲸鲤魑魅,而我自措足于孤立无援之地。此兵家形势所忌,宗社存亡之机,尤当审慎,不宜付诸孤注一掷,自有土崩瓦解之局,三也。
              --《袁京卿日记传抄本》(注:袁京卿即袁昶,时任总理衙门大臣)材料三  (1931年9月20日)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强占后,心神哀痛,如丧考妣。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小子勉之!内乱平定不遑,故对外交太不注意。卧薪尝胆,教养生聚,忍辱负重,是我今日之事也。
              (1937年9月2日)战略应尽其全力贯注一点,使乱进退维谷,以达我持久抗战之目的。
              --《蒋介石日记》(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目前巨衅”指哪一历史事件?作者认为“宜提开俄日本两国”的理由有哪些?其设想是否可行?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材料三反映蒋介合对日策略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
              (4)日记具有史料价值,也有局限性。就此阐述你的理解。
            • 5.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2014年周年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不符合史实的是(  )
              选项史实推论
              A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结束
              B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开始跨入核国家行列
              C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加速香港回归的步伐
              D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是当今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集团化组织
              A.A
              B.B
              C.C
              D.D
            • 6. 阅读图1、图2,二图所示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
              A.兴兵于广东,定都于南京
              B.确定了反帝的革命纲领
              C.唤醒了民众的反清意识
              D.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性质
            • 7. 太平天国领导人曾对在华的外国使节说:“尔等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的。”“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但)害人之物为禁。”这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  )
              A.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质有了正确认识
              B.主张自由贸易,无论何种商品都不限制
              C.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外交方针
              D.奉行独立自主、反对侵略的外交政策
            • 8. 马克思在《国际述评》中写道:“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次变革必将给予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会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材料中的“这次变革”是指(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 9. 国学大师章太炎作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两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主要是着眼于(  )
              A.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B.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为满族效力
              C.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
              D.学术上,洪破除旧迷信,曾尊孔扬孟
            • 10. 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有号召歌、响应歌、英雄歌、记事歌,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 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 有新君出。”这一首歌谣(  )
              A.属记事歌,再现了太平天国辉煌的历史
              B.便于传播,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
              C.表明金田已是全国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
              D.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王朝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