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如表,与史实完全相符的一项是(  )
              选项时间事件或条约影响
              A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清政府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附庸
              B1895年《马关条约》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中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C1900年《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空前激烈
              D1942年中国派远征军入缅1945年击败侵缅日军,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A.A
              B.B
              C.C
              D.D
            • 2. 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
              ①虎门销烟   ②签订《南京条约》   ③签订《马关条约》       ④香港回归。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3.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  )
              A.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必须否定
              B.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
              C.标志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完成
              D.无益于近代中国的发展
            • 4. 历史图片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如图所示

              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图片中信息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 5. 近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各种城市用地需求的递增,城市房地产业发展速度势必加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50年代以后,伦敦出现了改善住房的团体。……致力于为工人建造康价住房;但收效甚微。从
              19世纪60年代开始,产生了由建筑商乔治•皮鲍迪和悉尼•沃特姿发起的“模范住宅”运动。由于在伦敦中心不可能人人自己有一幢房屋,而且工人也负担 不起,因而他们大约同时开始建造成排的杂院房屋。……从1860年开始,英国政府共制定和实施了托雷斯法、克罗斯法……1880年议会修改并通过了新的《工人阶级住房法》,“授 权地方政府占有土地,建造或者改造一些建筑以适合工人阶级居住;公共工程借贷管理局被授权为此目的而垫款。”
              -吴铁稳、张亚东《19世纪中叶至一战前夕伦敦工人的住房状况》材料二:19世纪切年代,房地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上海迅速崛起……1860年至1862年,太平军三次逼近上海,又对租界房地产起了推动作用。有洋枪队保护的上海租界成了避难所,士绅和平民大量涌入。……到1911年,外国房地产商已有三十家,携巨资来沪定居的地主、官僚、富商也纷纷加入。
              -李扬《上海房地产的百年动荡》材料三:上世纪20年代,美国一股炒卖房地产的狂潮越来越汹涌澎湃。其中1925年,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居然出现了2000多家地产公司,一向保守冷静的银行界也纷纷加入炒房者行列。不久美国房地产市场趋于姜缩,许多人拖欠货款。1929年10月,美国房地产  市场骤然滑坡。
              -龙福永《中美房地产及房地产金融业概论》(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列举民间和政府分别解决上述现象的措施。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X10年代至20世纪初上海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20年代美国房地产业产生巨大泡沫的原因。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如何解救那些受房地产泡沫冲击的行业?
            • 6. 上海港口贸易
              上海港对英国的贸易额(单位:1000美元)
              年份1843-44184518461847184818491850
              总输入2522519538894312253344133909
              棉制品1671425530803311183630522618
              毛织物557804623782327809501
              砂  糖24317082147
              杂  物292136186176200470643
              总输出2360604664926726508165148021
              322222120271834165420192427
              生  丝2003380644304819333144175529
              杂  货35193573967865
              --资料来源:英国议会文书《上海领事罗伯逊关于该口1856年贸易的报告》
              问题:
              (1)表格反映出上海港对英贸易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
              (2)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这些变化对上海发展有何影响?
            • 7. 在历史研究中,对同一历史事件的研究,往往因研究者所据的历史材料、所处的时代或持的立场不同,得出不同的结论。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关于西周的历史
              他(周武王)把过去已给人灭掉的部落或诸侯之国,……重新建立起来。……这在当时,曾得到大众的拥护,而获致第一步的成功。第二步是完成了对亡殷的防范工作…….第三步是以功臣开发边区,“屏藩王室”而封建的诸侯,这使亲亲贤贤的工作也随之成功了。
              --罗香林《中国民族史》
              周武王东征灭商后,曾经进行分封,在黄河流城各地区,广建侯卫。……但这次分封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因为东方还没有大定下来,有些诸侯仍不能赴国。
              --王玉哲《中国上古史纲》
              (1)两位研究者对周代历史的认识哪些是相同的,又有何明显的不同?
              材料二  关于鸦片战争
              此次的战争,表面上是因为禁止鸦片问题而起,是中英两国的战争,然而就战争真意义来说,可称为中西文化的冲突。……由……种种观念不同的冲突,构成连续不断的冲突事实,遂终至于以炮火相见。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一1926年)》
              文化和体制上的不同,外交平等的问题,以及司法权上的冲突并不会导致战争。……(英国)所代表的巨大经济力黄,大得无法限制,他们肩负着一项使命,砸烂不合时宜的广州贸易制度,推翻过时的朝贡外交……这是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张馨保《林钦差与鸦片战争》
              (2)两位研究者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有何不同的认识?导致他们观点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8. 近代上海变迁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上海,已是“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但作为松江府辖下的一个滨海小城,上海始终仰慕苏州,追随杭州。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即在世界上引发了淘金热潮…….1881年《申报》载文:“人之称誉上海者,以为海外各地惟数法国巴黎斯为第一,今上海之地,不啻海外之巴黎。”后来出版的《上海指南》用三个排比句来形容上海形象:上海,世界第六大都市;上海,东方的巴黎;上海,西方的纽约。
              材料三
              近代上海的崛起,不仅改变江南固有的城市格局,而且加速了上海与江南腹地的互动,并以一种新的经济力量,重构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秩序和人文秩序。20世纪初期,就已有人把这种互动中的重构,不无夸张地称为“普遍的‘上海化’”。以前是上海“城中慕苏、扬余风”,现在轮到苏、杭来沐浴“海上洋气”了;以前富庶莫过苏杭,现在是“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
              --苏智良《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历程》(1)明清时期上海的“社会经济秩序和人文秩序”呈现怎样的特色?
              (2)上海开埠后至今已有多少年?最早来上海淘金的洋人主要来自哪些国家?
              (3)近代上海所形成的新的“经济力量”和“人文秩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基于上述材料,怎样看待近代上海地位的变迁?
            • 9. “续增条约画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均照经准各条所开各口章程比例,画一无别。”以上文字当出自(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 10.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款合众国来中国贸易之民人所纳出口、入口货物之税饷,俱照现定例册,不得多于各国。一切规费全行革除,如有海关胥役需索,中国照例治罪。倘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如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民人应一体均沾,用昭平允。
              第二十五款合众国民人在中国各港口,自因财产涉讼,由本国领事等官讯明办理;若合众国民人在中国与别国贸易之人因事争论者,应听两造查照各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
              第三十二款嗣后合众国如有兵船巡查贸易至中国各港口者,‘其兵船之水师提督及水师大员与中国该处港口之文武大宪均以平行之礼相待,以示和好之谊;该船如有采卖食物、汲取淡水等项,中国均不得禁阻,如或兵船损坏,亦准修补。
              --《望厦条约》
              材料二  废除<辛丑条约》,美国“放弃在中国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之条约”,交还在中国的租界,放弃在中国领水内关于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之特权等。条约还规定新约中未涉及的问题,如有影响中国主权的,应由中关双方政府代表会商,依照普遍承认的国际公法原则及近代国际惯例解决之。
              --摘编自1943年1月11日《中关新约》
              材料三  中关贸易状况表
              年份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6032
              1975304156
              198037551059
              198538553840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美国在中国攫取了哪些特权?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分析其背景及影响。
              (3)提炼材料三的主要信息,并分析其原因和由此得到的启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