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假如你回到1916年,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
              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B.有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C.中国民工开始赴欧洲战场服役
              D.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 2. 辛亥革命之后的10年间是中国社会剧烈变化的时期,社会上出现各种思想观点。表中空白处的主张应是(  )
              序号主张
              1民主共和
              2提倡国货
              3
              4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打倒列强,除军阀
            • 3. 1912年10月康有为等在上海成立“孔教会”,宣扬“欲不亡中国乎,必至诚至尊孔子为教主始也”。1914年9月袁世凯颁布《祭孔告令》,同年教育部也命令恢复读经、祭孔。这反映出(  )
              A.文化教育事业兴盛发展
              B.儒家思想文化得到弘扬
              C.新文化运动是历史必然
              D.政府大力倡导传统文化
            • 4. 有人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这里的“进步”不包括(  )
              A.时值欧战,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社会稳定,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族意识强化和社会文化心理发展
              D.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 5. 中西文化论战中观点异彩纷呈。以中国历史发展历程证明,以下论点中相对客观的是(  )
              A.杜亚泉:中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B.李大钊:“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长,济吾静止文明之穷.”
              C.梁漱溟:将来全世界都要走“中国的路,孔子的路”
              D.陈独秀:“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 6. 下列各项所倡导的道德观不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潮流的是(  )
              A.“中国言义,虚文而已.西洋言利,却自有义在.…鹜其实则两全.”(《郭嵩焘日记》)
              B.“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曾国藩《讨粤匪檄》)
              C.“损人利己非也,损己利人亦非;损下益上非也,损上益下亦非.”(严复《天演论》)
              D.“道德之为物,应随社会为变迁,随时代为新旧.”(陈独秀《答淮山逸民》)
            • 7. “当时一般人都认为,西方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理想的社会模式。以致在当时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尚,谁就是文明、开化的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此文中的“当时”应该是指(  )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 8. 从梁启超的“新民”、谭嗣同的“新人”到鲁迅的“改造国民性”,到1949以后的“斗私批修”、“破四旧”、“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提倡所谓“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构成了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条最主要的思想线索。这条线索是(  )
              A.思想观念对政治变革的影响
              B.只有改造人才能改造社会
              C.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
              D.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
            • 9. 如图是反映近代时期重大事件的一组图片。它们共同体现的历史主题是(  )
              A.师夷长技,求强求富
              B.思想启蒙,救亡图存
              C.自强自立,振兴中华
              D.以俄为师,武装斗争
            • 10.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根据这一原理,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①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②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③“双百”方针--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④《人间喜剧》--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