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工作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性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伴随列强的人侵,中国各阶层为救国,开始了学习西方的近代化探索历程,请依次列举出为实现中国的近代化所做的努力?
              (3)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什么?
              (4)从中国近代百余年的革命史中,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 3.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材料二 “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写下了对未来的梦想和期望。
              材料三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材料四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他们为梦想做了些什么?(举两例)
              (2)梁启超在19世纪末的政治梦想是什么?孙中山为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这个梦想最终实现了吗?表现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两种梦想”,今天已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第一个梦想开始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列举一例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为实现第二个梦想采取的有效措施。
              (5)“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 4.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号召全党同志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1)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引领了三大巨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写出这三次巨变的历史事件和“巨变”的内涵。
              (2)中国梦需要伟人的引领,更需要许许多多平凡人的编织。右图这位历史人物为重庆抗战时期的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请写出他的名字和贡献。
              (3)今天,实现中国梦的责任落到了我们年青一代人的肩上。在世界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应该如何面对未来挑战,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 5. 某校历史爱好者协会决定分小组研究“湖南人与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湖南籍的历史人物分组如下:
              第一小组:曾国藩(湖南娄底人)、左宗棠(湖南湘阴人)
              第二小组:谭嗣同(湖南浏阳人)
              第三小组:黄兴(湖南长沙人)
              第四小组:毛泽东(湖南湘潭人)、刘少奇(湖南宁乡人)、彭德怀(湖南湘潭人)、贺龙(湖南桑植人)、罗荣桓(湖南衡阳人)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1)第一小组的历史人物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2)第二小组的历史人物参与了探索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哪一重要历史事件?
              (3)第三小组的历史人物是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这场革命爆发的重大背景是什么?
              (4)1921年至1949年,以第四小组的毛泽东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了一场革命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请你写出这场革命的名称和成功的标志。
            • 6.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并将其解释为民族复兴之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一起来探寻中华民族的“追梦之旅”吧!
              【破碎的梦】
              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炮声摧毁了大清王朝的沉梦,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撕碎了中国美丽的山河。
              --《复兴之路》第一章《山河祭》
              (1)列举一个近代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及影响?
              【探索之梦】
              材料二  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2)为避免民族危机,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启示青年,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要有探索勇气和创新的胆识。“应战胜恶社会,而不被恶社会所征服”。
              (3)陈独秀为“战胜恶社会”,希望青年们高举的两面大旗是什么?
              【奋斗之梦】
              (4)2013年是建党92周年,某班同学小明为纪念建党讴歌党的光辉业绩,回顾党的奋斗历程,请你帮助完成下列表格。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A
              生死攸关 力挽狂澜B
              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C
              建国后工业化起步D
            • 7.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路劈波斩浪勇往直前,书写了彪炳千秋的辉煌篇章。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1)材料一是两部电影的宣传海报,你认为这两部电影分别选在哪一天上映最具有纪念意义?
              (2)有网友提议,下一部应该拍摄《建军鸿业》了。如果拍摄,你认为场景选择哪个城市最为真实?
              材料二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3)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艰辛求索”给我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留下了宝贵的教训,这是指历史上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的错误根源是什么?
              (4)材料二中“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又是指什么道路?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有何感想和认识?
            • 8. 20 世纪以来中国发生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指的是(  )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B.土地改革结束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辛亥革命
            • 9. 走向海洋方能拥抱世界。历史证明,一个大国如果在海洋上没有自己的位置,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国,而拥有海洋的话语权,才算跻身世界大国之列。随着中华民族海权意识的崛起,无疑能起到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我们构建“海洋强国”的梦想不再是遥不可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开哥麦之先河】
              材料一:郑君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
              (1)郑君的主要事迹是什么?他的事迹被人颂扬的原因?
              【往事惊心泪欲潸】
              材料二: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三:十七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2)通过材料二和三,分析中国选择陆地的原因?采取了什么措施?英国选择海洋有哪些基础条件?
              材料四: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3)材料四中“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具体是指什么战争?它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影响是什么?
              【向海洋强国前进】
              材料五: 1958年9月4日清晨,万籁俱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国政府许可,不得进入中国领海及其上空。”在鸦片战争爆发118年后,屈辱了一个世纪,中国人终于有能力向世界宣示自己的海权,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了!  --《走向海洋》解说词材料六:中国人在海洋上沉寂了数百年之后,到了改革开放的当代,海洋的梦想渐成现实。中国舰队在亚丁湾护航,履行中国应承担的国际义务。辽宁号航空母舰正式服役,开创了中国海军的历史新篇章。“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海试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深海装备和深海技术的重大进步。
              (4)材料五中“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了”具体是指?材料六中成绩的取得有哪些因素?
              【任重而道远】
              (5)当前,周边各国不断在我国钓鱼岛、南海诸岛等海域挑起争端。面对严峻的海洋主权形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解决这些争端?(至少写出两点)
            • 10.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九年级八班同学深受鼓舞,决定举行以民族复兴为主题的历史班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成长中的中国梦】
              材料一: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胸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背负开天辟地的历史重托,高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炬,照亮黑暗的旧中国,点燃新中国黎明的曙光。
                                                                                      --摘选自新华网庆祝中国共产党90华诞《伟大历程》开栏语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经过2 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一一中央电视台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中反映了哪些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任举一例),并就其说明其历史地位或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我国1992年前后逐渐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我们新中国建立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材料二中“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里的“首创”是指?
              (3)你认为,中国人民应该怎样才能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世界大国的强国梦】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表
              名  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起止时间1640-1688年1775-1783年1789-179 4年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英国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领导人克伦威尔罗伯斯庇尔
              结   果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建立了③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建立了共和制通过④文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建立了共和制
              (4)按顺序补充表格中4个序号的相关内容
              (5)材料三: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解放所有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
              材料三中这段言论出自哪位领导人?其主要贡献?
              材料四: 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持续发展,一片繁荣。尽管如此,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等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有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再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一一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6)根据材料四指出这种经济格局的变化对世界的政治影响怎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