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是1953-1985年期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表,表中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历史背景分别是(  )
              A.国民经济调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对外开放
              D.实行“一五”计划、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 2. 有学者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说明了两者的农业政策(  )
              A.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
              B.赋予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同
              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取得农业成就的手段相同
            • 3. 如表是根据国际统计年鉴数据“1996年平均每千亩耕地上使用机械台数”绘制的,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机械类型世界亚洲中国
              拖拉机19.113.95.4
              收割机3.13.80.9
              A.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较低
              B.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
              C.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D.农民对使用机械生产的动力不足
            • 4. 我国户均土地规模从1986年9.2亩下降为1997年的7.65亩.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人均土地面积的减少和最初15年的承包权限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水平.这一现象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
              B.己经不适应农村地多人少的现实
              C.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 5. 2016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  )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段描写1946年华北农民没收地主田契的精彩片断:
              那破鞋女人却从里间闯出来了……向她丈夫怪声怪气的问道:“简直是一帮土匪,把地契全拿走了么?”“你这个死人呀!你就都给人拿走了,你的地不是买来的么?难道是抢的!”
              (1)据材料一,夫妇各自在下表中的“成份”一栏应填写什么?他们遭遇了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寡妇们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下,只好互助求生。她们说:“如果实行包产到户,不带我们的话,要求给一条牛,一张犁,8个寡妇互助”。
              (1961年3月田家英致毛泽东信。转引自《农村人民公社史》第260页)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60年代初我国“包产到户”试验出现的背景。
              材料三:蔡玉其《生产队责任制合同书》(1981年)分三大部分,103个小项目,把当时生产队分给蔡玉其家的土地、林木、农具等按六大类填写,除土地外全部做了折价计算。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与材料一的“分田”主要不同在哪?材料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哪些伟大的历史作用?
            • 7.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变革,改变了土地公有制的性质。    。(判断对错)
            • 8. “春耕已经开始,所有的家庭都忙成了一团。哈呀,多年来大家都是在一块劳动,现在一家一户出山,人们感到又陌生又新奇,同时也很激动。从今往后,自己的命运就要靠自己掌握罗,哪个人再敢耍奸溜滑不好好劳动?”(路遥《平凡的世界》)这段话可以用来解读新中国的(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八字”方针的实行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9. 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深受社会变迁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贾谊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乃在于商鞅变法仁义不施,风俗败坏。他举例说:商鞅变法使得商人的儿子长大了就分家产自立门户,穷人的儿子长大了就被招赘住到岳家。
              --整理自《汉书•贾谊传》。
              (1)材料一主要涉及商鞅变法的什么措施?结合所学客观评价该措施。
              材料二 社会学家费孝通对我国某地农村1936年和1981年的家庭类型作了调查,结果如下:

              注:核心家庭是指一对夫妻和其未婚的子女所构成的生活单位;联合家庭指儿女成婚好继续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单亲家庭指配偶中有一方死亡或者离去,或是父母双亡的未婚儿女;附属家庭是核心家庭之外还包括其他成员(多为上市独立生活能力的亲属)。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该地区近代以来家庭类型的主要发展趋势,并从表现和成因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说明。
            • 10.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我国农业产量迅速增加。而在1953年我国从个体生产变成集体生产时,农业生产率也快速增长。这是因为二者都(  )
              A.进行了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调整
              B.建立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上
              C.满足了当时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D.顺应了当时国际经济发展潮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