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句包含了从建国到现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功绩。
              (1)这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物各是谁?
              (2)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分别形成于党的哪几次大会上?
              (3)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各是什么?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正像广大群众所说的:“毛主席让我们站起来,邓小平使我们富起来。”--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二“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川渝大地开始“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少数群众惋惜地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但是更多的人坚信:“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说明广大群众这样说的理由?(写出重大事件即可)
              (2)根据材料二中所说“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请写出农村改革开始的地方?
              (3)阅读材料三,你同意“少数群众”的观点,还是“多数人”的观点?为什么?
              (4)37年的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是哪次会议?请简述这次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
            • 3.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材料三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描绘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
              (2)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怎样评价他?
              (3)“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喻意是什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吗?
              (4)通过以上回答,你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 4. 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脉动的气息。以下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踢的好,砸的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
              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
            • 5.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宋恕等人认为:“盖欲化除文武满汉之域,必自更官制始;欲通君、臣、官、民之气,必自设议院始;欲兴兵、农、礼、乐之学,必自改试令始。三始之前,尚有一始,则曰: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其原由为:“盖耳目不新,则精神不振,主持不彰,则趋慕不一”。康有为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故“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摘自刘力《衣冠之制的解体:中国传统服饰的近代化》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开始流行列宁装等,“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法。女孩子喜欢穿俄国风情的“布拉吉”。1978年以来,人们服装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大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和连衣裙开始流行于市民的生活中。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唐装旗袍开始走向世界,中国服装在全球受到注目和尊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改易服饰”的核心思想。
              (2)20世纪50年代“列宁装”的流行反映出新中国在外交方面、社会经济方面各有何特点?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来,中国服饰变化的原因。
            • 6. 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一文中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每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经济的主体现在也还是生产认,材料中“包产到户,的经济性成是(  )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集体经济
              D.合资经济
            • 7.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毛泽东文集》
              材料二: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中共党史的80件大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所说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
              (2)为了改变材料二中的状况,后来我国在工业领域重点发展什么行业?为保证此计划的顺利实施,中央政府在1954年颁布了一部什么文献?
              (3)材料三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什么指导思想?这次会议后,我国在农村主要采取了什么重大改革举措?
              (4)经过多年的实践探,中国最终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条道路具体指什么?
              (5)通过以上回答,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 8. 2015年,祖国将迎来66周年华诞。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中国梦”正指引当代中国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迈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报告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夺取全国胜利”,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工业化一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l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2)材料二中“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为此,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已经基本完成。”--195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3)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个行业的改造?改造的基本完成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材料四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了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
              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4)材料四反映了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什么严重失误?
              材料五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从那时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
              ……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中共十七大报告
              (5)材料五中“历史性变化”的起点是什么?在农村改革中实行的是什么政策?
              (6)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建言献策。
            • 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下列各项不属于其内容的是(  )
              A.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 1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经济建设上的最大贡献在于(  )
              A.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现了党在组织问题上的拨乱反正
              D.作出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决定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