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学者王顺生认为:“从1972年起,我国的外贸、金融及与之有关的其他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个建国以来对外引进技术设备、开展经济交流的第二次高潮。”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  )
              A.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B.和平共处原则的提出
              C.中国外交环境的改善
              D.中美外交关系的建立
            • 2. 1969年,中共高层对国际问题达成普遍认识:“反华大战不致轻易发生,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基于该认识,中国(  )
              A.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争取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D.加入不结盟组织共同反霸
            • 3. 如图内容反映了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变化。其背景是(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C.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的设立
              D.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 4. “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对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变化
              ②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  
              ③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④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5. 20世纪70年代大批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或提升外交关系。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关键因素是(  )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中日建交
              D.中国实行对外开放
            • 6.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说: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材料说明了(  )
              A.中美关系改善符合中美两国的需要
              B.美国急于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C.中国改善中美关系是应对苏联的威胁
              D.中美关系改善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 7. 2009年11月16日,“侬好”,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句美国版“上海话”,作为开场白与数百各上海大学生开始了对话。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这句美国版“上海话”,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上海在中美关系中的开创性地位。下列事件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中美正式建交
              B.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上海世博会的举办
            • 8.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25年没有交往了。”这句话出现在如下哪一情境中(  )
              A.毛泽东与田中角荣会面
              B.邓小平接见撒切尔夫人
              C.周恩来与尼克松总统会面
              D.乔冠华与联合国秘书长会谈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该图发表于1951年6月18日。标题为:“共产主义者周恩来”。小标题:“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时代》认为周恩来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的原因。
              材料二   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亚洲政策: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同时希望有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尼克松主义”,其要点是美国准备从亚太地区收缩力量。
              -----摘自《尼克松外交回忆录》
              2011年11月17日,奥巴马在澳大利亚国会发表演讲时称,21世纪是亚太时代,美国慎重作出决定,把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将加强并保持在亚太的长期军事存在。这一表态是在美澳16日签订驻军协议之后作出的。
              (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种言论。
              材料三   当《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的作者米尔斯海默用其传统现实主义理论来审视中国和平崛起时,他得出了中国不可能和平崛起的结论。而美国著名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批驳米氏的观点时称,当理论已经与现实不符时,应当修正理论,而不是改变现实。……事实上,在中国崛起开始受美国战略界关注之时,也正是中美关系在“9•11”之后进入了一个新蜜月期之日。崛起大国必定要同霸权国家走向冲突的理论明显与事实相悖。……传统现实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支点是,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及国家发展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这必然导致国家之间会为了争夺资源而战。那么,这个矛盾是否无解呢?美国兰德公司研究员查尔斯•沃尔夫曾提出“宇宙空间论”,认为:正像宇宙空间是不断扩展的一样,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一个国家的“和平崛起”将扩大其他国家可占领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空间。……
              -----刘建飞《中美关系:走出大国政治的悲剧》
              (3)归纳材料中作者的主要观点,并用史实予以论证。
            • 10. “ 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回忆录》)其中“另一个时代”的中国外交的突出特点是(  )
              A.主要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逐渐倒向美、日一边
              C.放弃与苏联结盟的外交关系
              D.组织和发起不结盟运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