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出现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关键因素是(  )
              A.中苏关系恶化使中国倒向西方国家
              B.中国重返联合国大会并主导安理会
              C.中国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分歧消失
              D.中美关系趋于缓和并向正常化发展
            • 2. 表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
              《人民日报》关于美国的消极报道1960年第一季度1975年第一季度
              323篇81篇
              A.新闻报道的基础是国家实力
              B.新闻报道追求客观性和时效性
              C.新闻报道中意识形态观念削弱
              D.新闻报道受外交关系的变化影响
            • 3. 下列图片反映了周恩来总理参加的一些外交活动,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会启动了银行改革立法……而且还把大部分私营企业置于集中的监管之下……新政参与者把公共工程署(PWA)设想成“注水泵”(pump-priming,意为政府为刺激经济而注人资金)的机构,旨在刺激非政府就业……山姆大叔究竟能不能通过注水使得工业之泵进入有效运转……在这期间,国会采取了一些对农民、贫困房主、一文不名的年轻人和田纳西河流山地人来说至关重要的措施,些政策的清晰表达……带出了一项经验的遗产……
              --(美)狄克逊。韦克特的《大萧条时代》
                  材料二  毛泽东的继承者发起了“现代化”运动,不仅采取了以前被视为“修正主义者”的措施,
              而且还沿着这条修正主义的道路走得更远--甚至走到了“市场社会主义”。这些措施包括废除人民公社,恢复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在工厂里以个人经理取代革命委员会;奖优惩劣;从工业的自力更生转向大量进口产品和技术。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
                  材料三  美国前总统卡特在北京参加中美建交三十周年活动时曾表示,美中关系发展到这样的程度“谁都想不到”。三十年来,尽管磕磕碰碰不断,但始终没有影响两国关系大局。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7年的3021亿美元,增加了80多倍。……面对金融危机,面对美欧日同时陷入衰退的局面,无论是布热津斯基、基辛格或是奥巴马当局,都一致认为只有美中两国更紧密合作与配合,才能为困局解套。
              --王健民《中美关系与世界新秩序》
              请回答:
              (1)概述材料一,概括美国在大萧条时期国会采取的措施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步入“市场社会主义”采取的措施。
              (3)指出当前世界局势和时代主题。(8分)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美建交3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的基本特征。结合当前世界局势和时代主题,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发展走向的看法。
            • 5.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才真正开始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依据国际环境的特点和变化,开展积极灵活的外交工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主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材料一 说明建国后我国实行的是怎样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先后采取了哪些外交的基本方针?
                  材料二

              (2)观察材料二中图图1、图2,说明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 1955年4月,毛泽东主席曾撰文提出:“应把五项原则扩展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1954年12月11日,毛泽东在会见缅甸总理吴努时指出:“我们认为,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的方针。不是为了临时应付的。这五项原则是适合我国的情况的,……五项原则也是适合你们国家的情况的,适合亚洲、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的情况的。……”
              (3)以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为例,谈谈你对毛泽东上述言论的理解。
            • 6.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 7. 1969年《人民日报》对联合国不满、批评和谴责的文章占当年该报纸关于联合国政治类文章的71.43%,1970年为17.24%,1971年为3.13%.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三世界国家控制了联合国
              B.尼克松访华改善了中美关系
              C.中国国内“左”倾思想得以根除
              D.中国对美政策做出调整
            • 8. 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B.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许多欧洲国家建交
              C.中美关系缓和促使了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D.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9. 某公告指出:“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打开了中美两两国交往的大门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D.中美建交促进中日建交
            • 10. 如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①②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①日内瓦会议;②中美建交
              B.①尼克松访华;②中日关系正常化
              C.①《中美联合公报》签署;②中美建交
              D.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