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君子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理念。我国外交政策能体现该理念的是(  )
              A.“一边倒”的政策
              B.“另起炉灶”的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联美遏苏”的方针
            • 2. 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的一封电报中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当时中国政府(  )
              A.参加日内瓦会议
              B.确立“一边倒”外交方针
              C.提出“求同存异”
              D.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3.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了《礼记•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要是因为该原则(  )
              A.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C.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吴思科在《叙利亚危机政治解决之路举步维艰》中说:当西方和部分地区国家借利比亚战事余威试图在联合国安理会拿到倒叙政权的“合法性”时,中国顶住压力连续三次在安理会使用否决权,与俄罗斯等一道使这一图谋落空。
              《当代世界》2014年第8期)材料二  姚大学、闰伟在《叙利亚政治危机与中国中东政策的调整是》中说: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坚持“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这一《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基本准则,主张“叙利亚问题的唯一出路在于政治解决”“叙利亚现领导人的政治生命只能由叙利亚人民来决定。无论是去是留,只要叙利亚内部达成一致,国际社会都将予以尊重”。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一度恢复到战前水平,欧洲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后,在国际舞台上不断“用一个声音说话”------ 张金荣、詹家峰在《欧盟对叙利亚的经济制度及影响》中说: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并且指出:“欧盟支持叙利亚人民追求自由、尊严和民主的斗争。叙利亚政府对平民的武力镇压只能加深武装冲突的升级,威胁整个中东地区的稳定。”“阿萨德已经丧失了合法性并且不能再领导叙利亚。”                                                      
              《当代世界》2013年第6期)(1)在制裁叙利亚问题上,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对策?中国主张由谁来决定叙利亚的未来?西方国家是如何做的?
              (2)在处理叙利亚问题上,中国遵循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哪些原则?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二战后西欧走向联合的现实和历史原因。
            • 5.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参与国际事务,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12月31日  接见参加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的关系问题谈判的印度政府代表团,第一次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并说:“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1)依据材料一指出,周恩来在当时首次提出了哪一外交原则?分析该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主要意义。
              材料二 新中国不同时期的 “握手”篇

              (2)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图3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取得的什么外交成就?
            • 6. 最能说明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
              B.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7. 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为此中国政府(  )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倡导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8. 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为此中国政府(  )
              A.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关系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
            • 9. 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的
              B.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只适用于亚非與展中国家
              D.是解决民族间争端的原则
            • 10.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外交政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整个世界处在两大阵营对峙的状态中。随着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亚洲和非洲出现一大批获得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民族经济。在这个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于1953年底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刘畅《全球化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挑战和发展》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出现了新变化,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中美在上海联合公报中表示,愿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双方关系。此后,日本、英国、荷兰、联邦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先后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或建交。在双方签订的和平友好条约或联合声明中,都强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蔡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材料三   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对叙利亚动武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和中国投了否决票,决议未获通过。……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对记者表示,中国的反对票既非“跟随俄罗斯”,也不是“同情巴沙尔”,为的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安理会爆发大国投票战 叙利亚成为最新火药桶》(《环球时报》)
              材料四   各国的事务应该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我们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反对出于一己之利或一己之见,采用非法手段颠覆别国合法政权。--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所面临的国际形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国际关系上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上海联合公报的主要内容,分析中美关系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据材料三、四,你如何理解在这次投票中,中国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