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关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950年)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有针对性地阐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
              材料三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材料四 “(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选自《尼克松回忆录》(1)在材料一中,当“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时,中国人民反击美国侵略行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态度?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材料三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4)材料四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个时代开始了”是指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认为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国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2. (2016秋•清城区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采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材料二 如图所示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中国某一问题的支持票数示意图
              材料三 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
              --【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的外交与近代中国的外交相比有何重大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支持票数不断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出现哪些重大突破?
            • 3. 中国的对外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  (二战)战争开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将军赴华等。罗斯福认定,在目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远东政策差不多都是由罗斯福一个人操办的,虽然支持腐败的蒋政权,但……他的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材料三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原因的观点。试评价这一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哪些援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要“援助中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的重要事件。
            • 4. 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与他国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概括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同”和“异”分别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求同存异”的方针对这次会议和新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
            • 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外交政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整个世界处在两大阵营对峙的状态中。随着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亚洲和非洲出现一大批获得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民族经济。在这个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于1953年底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刘畅《全球化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挑战和发展》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出现了新变化,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中美在上海联合公报中表示,愿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双方关系。此后,日本、英国、荷兰、联邦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先后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或建交。在双方签订的和平友好条约或联合声明中,都强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蔡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材料三   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对叙利亚动武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和中国投了否决票,决议未获通过。……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对记者表示,中国的反对票既非“跟随俄罗斯”,也不是“同情巴沙尔”,为的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安理会爆发大国投票战 叙利亚成为最新火药桶》(《环球时报》)
              材料四   各国的事务应该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我们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反对出于一己之利或一己之见,采用非法手段颠覆别国合法政权。--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所面临的国际形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国际关系上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上海联合公报的主要内容,分析中美关系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据材料三、四,你如何理解在这次投票中,中国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 6. 冷战的盒子
                 战后以来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美苏冷战“分割”了世界,但冷战只是这个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
                                                                                 --乔纳森•雷纳兹《一个被分割的世界:1945年以来的全球史》
              问题:
              (1)列举战后以来发生的不能装在“冷战盒子里”的重大事件。
              (2)为什么说“二战后冷战只是这个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
            • 7. 史上一个重要会议的召开,往往会改变一段历史的发展进程、会成就一番丰功伟绩、也许还会……
              【抗争之会】
              材料一: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日、中等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条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给予中国完全无阻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的巩固之政府”;“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1)条约中提出的机会均等原则对中国有何影响?
              【臭名昭著之会】
              材料二: “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考虑到苏台德领土割让给德国在原则上已达成协议 ……自1938年10月1日起,德国军队将分阶段占领德意志人(数量上)占优势的领土……”
              (2)根据材料说说这是什么会议?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团结之会】
              材料三:1942年1月,美英中苏等26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署宣言。《宣言》指出:“(一)每一个政府各自保证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个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3)本次会议之后,建立了一个什么组织来共同抵御法西斯的侵略? 
              【建交之会】
              材料四: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中国总理周恩来的邀请访华。中美两国政府于2月27召开会议并签署《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并于28日发表。
              (4)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发动了一场什么战争企图把新生的中国政权扼杀在摇篮当中?1972年中美在上海召开会议并签署《联合公报》又有何意义?
            • 8. 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因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
              --袁明《国际关系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坦率地说,如果不是以恶制恶而是耐心地与之抗争,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威胁、暴力和伤害一类问题。”
              --甘地
              (2)材料二中甘地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它对当时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这种思想主张在当今解决国际问题方面有何现实意义?
              材料三  我们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国际争端,世界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胡锦涛在法国国民议会的演讲
              (3)邓小平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提出了什么政策?它是新中国哪一外交原则的运用和发展?
            • 9.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社会政治制度几经演变。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有人据此认为,中国在唐朝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二   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
              --《美国的历程》
              (2)材料二中“英国的民主模式”、“美国的新体制”分别是什么?就两国政治中政府首脑和议会的关系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材料三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3)材料三中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提出上述观点?有何积极意义?
            • 10. 中国外交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为材料一中图一漫画写一句主题词。 图二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三:中印两国的谈判在今天……我们说过要在一九五三年开始这一谈判,现在实现了。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
              --《周恩来选集》下卷
              (2)材料二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在材料三中周总理首次提出了什么原则?它的提出有何意义?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政府实行二十多年“遏止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加之美国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使美国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同样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驻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1》
              (3)根据材料四分析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的改善产生的影响。
              材料五:1990年-2006年,中国累计参加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2000年出席联合固千年首脑会议;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有何新发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