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79年4月,广东方面希望扩大自主权,在毗邻港澳的地方举办出口加工区。有的领导对 此提出建议:“那得在边界拉起7000公里的铁丝网,把广东与相邻的几省隔离开来,以防止 国门打开时资本主义的东西会洪水猛兽般涌进来。”这反映出当时(  )
              A.国际局势十分紧张
              B.改革面临较大风险
              C.城市体制改革展开
              D.思想禁锢亟待打破
            • 2.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三中全会做出了许多重大的决策。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某次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A.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
              C.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 3. 中国政府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在(  )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 4. “文革”结束后,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 5. 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烙下多届三中全会的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材料二  邓小平促使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批准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当时对经济改革最全面的阐述。它既包括宏观理论分析,也概述了为全面扩大市场铺路的措施。《决定》采纳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说法,宣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搞不搞计划经济,而在于是否实行公有制。社会主义的目标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共同富裕。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深化历程。
              (2)材料二、三显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开放的哪些举措发挥了推动作用?
              (3)“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征是什么?有学者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去苏联模式”,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 6.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
              上海方举赞发昌机器厂
              南海陈启沅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民族企业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二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历史事件或现象

              (2)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经济现象的认识。(要求:将事件或现象的时间、名称、影响填入相应的表格内)
              图片名称时间影响
              示例:图三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图一
              图二
              图四
              图五
            • 7. 下列各组事物和现象,能反映中国已然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是(  )
              A.两弹一星、“三下乡”活动、义务教育、股票
              B.上山下乡、扫盲教育、“双百”方针、互联网
              C.科教兴国、城镇化、载人航天、流行服饰
              D.股份制企业、样板戏、装修热、“教育大革命”
            • 8. 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
              A.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
              B.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生产关系
              D.改变了陈旧的思想观念和管理体制
            • 9.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规模在大约1万人。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里工作和生活。
              欧洲大陆、美国、日本以及其它国家也是同样的模式。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结合材料和所学回答19、20世纪时期欧洲乡村社会城市化的历史背景。
              (2)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如图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变化情况。

              读上图,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3)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固然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而造成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导致就业机会不足,造成城市中贫富差距拉大。由于贫富悬殊过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出来。同时,过度的人口膨胀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许多城市出现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供水困难。……城市化的畸形化,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宁克平《城市与人口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城市化进程。
            • 10. “中产阶级”是指处于富裕阶级(或上等阶层)与贫困阶级(或下等阶层)之间的一种社会群体,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处在社会结构中间层的阶级。有观点认为:中产阶级是社会的稳定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希腊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可能是最早研究中产阶级与民主之间关系的学者。在《政治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希腊民主的发达与中产阶级的崛起有很大的关系。古希腊社会商业化导致了商业中产阶级的迅速发展,从而改变了古希腊社会的政治力量结构,这导致了古希腊社会政治结构的迅速变化。……民主制也就逐渐取代了君主制和军事贵族制。
              --毛寿龙《中产阶级与民主制度》
              材料二  现在人们将包括经理、监督者、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和技术工人在内的所谓“白领”阶层称为“新的中产阶级”。
              1960-1990年间美国的阶级结构分布(%)
              阶级位置1960197019801990
              非所有者
              l、经理
              2、监督者
              3、专家经理
              4、专家
              5、技术工人
              6、蓝领工人
               
              7.50
              13.66
              3.87
              3.53
              13.46 
              44.59
               
              7.57  
              14.86
              4.41
              4.53
              14.08
              45.13
               
              7.95
              15.23
              5.06
              5.49
              12.92
              44.05
               
              8.25
              14.82
              5.99
              6.90
              12.77
              41.38
              所有者
              7、小资产者
              8、雇主 
               
              5.54
              7.86 
               
              4.09
              5.33
               
              4.53
              4.77
               
              5.19
              4.71  
              --赖特《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
              材料三……因为新中产阶级虽然具有官僚化、组织化的特征,但它依然是现代法治民主的忠实基础,……因为新中产阶级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新中产阶级所具有的教养足以使其具有履行公民权利和参加民主活动所需要的能力。教育良好的中产阶级无论是商业的还是组织的,均可以使自己适应政治参与,并有能力保护自己不被政治领导所愚弄。其次,……当他们仰望天空时,他们看到飞行员和宇航员,他们幻想星际旅游和星球大战,他们看到了有着黑洞和超新星的无限宇宙。他们不会看到天堂和一大群的天使。这一新的宇宙观确实导致了伦理和道德的危机,其原因只是因为科学不能够告诉我们何对何错,但这种世界观也确实创造了理性的大众,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承担民主的责任,并有能力积极参加法治民主所需要的公共活动。第三,他们尽管被吸入进这个或者那个巨型官僚机构,但并不把官僚机构看成是神圣的。……他们忠诚地为其组织服务,有时候还废寝忘食,但他们对组织并不愚忠,为了寻求自己的发展,他们会变革组织。
              --毛寿龙《中产阶级与民主制度》
              材料四  政治体制是否愿意吸纳、是否有能力吸纳以及如何吸纳整合中产阶层,将极大地影响乃至决定着中产阶层是成为现行政治体制的内在部分和朋友,还是非敌非友的中立者,甚至是敌人。
              --胡联合《政治学最高法则下的中产阶层“稳定器”构建战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雅典确立民主制度的原因。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劳动者结构的变化趋势并说明产生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分析新中产阶级“依然是现代法治民主忠实基础”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要使中国的中产阶级稳定发展可以采取哪些举措?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