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20年代的和解在欧洲是以法国联盟体系为基础,在远东则是以华盛顿会议的协定的基础,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维护这两个地区的现状。这一目标在20世纪20年代中得到实现,但在随后的10年中,一切又突然地、决定性地颠倒过来,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帝国主义国家在一战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并由此构建了什么国际关系新格局?
              (2)材料中所说的“萧条”指的是什么事件?面对这次“萧条”事件,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为转嫁这个事件,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美国则在20世纪30年代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来摆脱这次“萧条”事件?这个举措的核心是什么?
              (3)经济危机是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随后组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为二战取胜的最重要原因。该“同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二战对人们的思想又有何重大影响?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的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了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独立宣言》材料二: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材料三:……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美国一总统的就职演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独立宣言》的发表有什么历史意义?领导北美殖民地人民实现独立的领导人是谁?
              (2)材料二中的“宣言”是哪一国家发表的?  当时在位的总统是谁?
              (3)请写出与材料一、材料二两个宣言有关的两个历史事件各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障碍?
              (4)材料三中的美国总统是谁?当时美国出现了什么情况?面对这种情况,这位总统采取了什么措施?中心措施是什么?
            • 3. 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采用粮食税等新经济政策应对经济危机。
                  (判断对错)理由:    
            • 4. 小琳对“罗斯福新政”的“新”产生了疑问。请你给他一个正确的答案(  )
              A.兴建公共工程.减少失业队伍
              B.对工业的调整
              C.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 5. 探究问题 
              材料一: 列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足,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创造性地同俄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最后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带领俄国走出绝望之地。
              材料二:美国历史虽然只有二百多年,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历经百年,始终居于世界大国地位。尤其战后有利的战略环境和雄厚的工业基础,客观上已经把美国推上了资本主义世界中心的地位,美国事实上已成为超级大国。
              --摘自刘宗绪《历史专题30讲》材料三:战后法国人的仇视------这道坎却不是每个德国人都能轻松迈过的。然而联邦政府经受住了考验。德国总统阿登纳强调:“在当今的欧洲,世仇完全不合时宜了,我决心使德法关系成为我的政策的核心。”从50年代起,包括德、法在内的欧洲国家先后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建立关税同盟以及建立共同市场。同时,德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凭借这一资源,德国又一次站在了世界强国之列。
              --摘自 乔明顺《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宁带领俄国走出“绝望之地”采取了什么政策?
              (2)美国在崛起过程中先后遇到过哪些重大的问题?举一例并说明是怎样解决的。
              (3)根据材料三归纳战后德国崛起的主要因素。结合以上材料,说明俄、美、德发展历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 6. 1929年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下面是一组反映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危机之后一段历史的图片,请认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和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
              (2)分别说出“日本偷袭珍珠港”和“美国在长崎投原子弹”的影响(作用)?
              (3)“美国学生使用计算机”说明战后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其特征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美国和日本这段历史中得到哪些启示?(从两国摆脱危机对策、二战中结果和战后经济发展原因等,任选两方面谈)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
              1
              3
              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
              2
              3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
              下降46.2%40.6%28.4%16.5%8.4%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请回答: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哪些主要特点?在这场经济大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为严重的国家是哪个?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消除经济危机?
              (2)材料二中“拒绝彻底的革命计划”指的是什么?“新应用”指的是什么?
              (3)罗斯福永远地纠正了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了吗?为什么?
              (4)通过这种“新应用”,美国经济得到了恢复,你觉得我国的经济建设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借鉴?
            •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921年开始,在列宁的领导下,国家停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农民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或政策?
              (2)材料一中要恢复自由贸易,材料二却对企业严加管制。它们各自有没有改变原先的社会制度?上述措施有没有取得成效?请结合材料二加以说明。
            • 9.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法制观念、法律意识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时期法律性文件名称相关内容性质、意义、作用或影响
              古代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性质)
              近代《权利法案》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颁布废除法律,不得征税意义    
                  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的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标志美国诞生,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人权宣言(意义)
              《1787年宪法》(体现何种原则)    确立了美国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意义)
              《人权宣言》自由、平等、 制宪会议颁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政治纲领,在1791年宪法中列为序言(性质)
              《拿破仑法典》 规定成年法国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影响    
                  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美国内战的转折点(影响)
              现代《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直接作用)    
              《联合国宣言》 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作用)    
              上述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是    
            • 10. 历史证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编者按: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苏俄实行新政策,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税的税额应当比以前用余粮收集制的方法所征收的少)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国会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罗斯福政府花费巨资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这些工程使美国政府获一举多得之利。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欧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增长。1999年元旦,欧洲通用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1)材料一体现了苏俄哪一新政策的内容?这一政策主要“新”在哪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说明美国政府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中美国的“援助”指的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