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天皇政府建立后,废除割据状态的藩国,设置都、道、府、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的直接管理之下。1871年,政府派遣要员出访欧美,所到之处看到“黑烟弥漫,无不设大小工厂”,决定以欧美为榜样。政府成立伊始,就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短短数年内就兴办了26000所小学,一批大学也纷纷开办。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回答,这次改革在日本历史上的作用。
              材料二 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的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2)依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结合所学简要评述罗斯福新政为什么“是政治上的成功”?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表1
              表1: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粮食产量
                      年份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
              粮食产量(亿普特)39.7922.1334.5544.24
              注:普特=16.8千克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材料二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体制。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材料三  (苏联)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想,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以工作机会。我们只要明智而勇敢地承担起来,这项任务并不是不能解决的。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21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一概括1921-1925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原因的特点是什么?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理解苏联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体制”指的是什么?
              (4)概括材料三作者对苏联实施“五年计划”的看法?
              (5)材料四出自一位美国总统在1933年的就职演说,这位总统是谁?当时美国面临的困境被称为什么?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的状况,美国颁布了什么法令来调整工业生产?
              (6)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政府是如何“给人民以工作机会”的?这样做还能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7)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概括美国政府面对困境所采取的措施具有什么特点。
            • 3. 华盛顿、林肯、罗斯福是美国三位著名的总统,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志。”
              --摘自华盛顿纪念塔内的碑文(1)材料一中的“提三尺剑,开疆万里”和“推举之法”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在上述各州及区域内(叛乱地区),所有被视作奴隶的人立获自由并于以后永保自由;合众国政府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和维护他们的自由。
              --(摘自钱满素《美国文明读本》)(2)上述材料最可能出自哪部文献?依据所学知识说说部文献生效后在军事上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命的战争。我们正在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3)材料三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指什么?据材料概括指出罗斯福进行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林肯、罗斯福三位总统相同的历史作用。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以1898年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统一和制度问题,在此后50年……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
              ──《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材料三: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材料四:“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材料五: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请回答:
              (1)材料一指哪次战争?领导“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打败“大英帝国”的人是谁?这一事件对美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解决“国内统一”问题的方式是战争,这场战争的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明智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这次改革对美国有什么影响?
              (4)为了改正材料四中的错误,列宁实施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如何帮助苏俄修正了经济错误?
              (5)依据材料五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 5.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之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何作用?
              材料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 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大国崛起•俄罗斯》
              (2)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这两个五年计划的发展重点是什么?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这部宪法宣布苏联是什么国家?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对苏联由“怀疑”到“模仿”的原因。
              材料 三: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国,然后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40%,各国的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英、德、法、美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                      
              --百度百科
              (4)材料三中美国医治“感冒”的药方是什么?疗效如何?
              (5)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此“药方”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 6. 历史证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编者按: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苏俄实行新政策,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税的税额应当比以前用余粮收集制的方法所征收的少)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国家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罗斯福政府花费巨资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这些工程使美国政府获一举多得之利。
              --摘编自百度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欧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增长。1999年元旦,欧洲通用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1)材料一体现了苏俄哪一政策的内容?这一政策主要“新”在哪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请依据材料归纳新政的特点。
              (3)请依据材料归纳20世纪5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材料三中美国的“援助”指的是什么?
              (4)从苏俄实行新政策和罗斯福实行新政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 7. 近年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是人类前进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这就得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知识。--《简明科学史话》材料二
              美孚石油公司拥有从采油、炼油到运输、销售的几乎所有石油产品的生产和经营部门,它生产的石油一度占美国市场的90%以上,垄断了美国石油和石油产品市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②》材料三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措施,这一措施允许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尤其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全球通史》材料四
              这次美国之行,给了我极强烈的印象。旧的金融界在崩溃,全国的经济生活以新的方式在改造。……我以为,在美国,问题是在于进行深刻的改造,是在于建立计划经济……。
              --《斯大林和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1934年7月23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实现机器大工业生产的重要原因是什么?什么理论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材料二中的美孚石油公司是在哪次工业革命后发展起来的?什么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因此,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什么时代(阶段)?
              (3)材料三中列宁采取的措施是指什么?这一政策的作用是什么?
              (4)材料四提及的美国“经济生活以新的方式在改造”指的是什么事件?“建立计划经济”是指此时美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新局面?
              (5)综上所述,请归纳经济创新发展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 8. 科技进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巩固与扩大,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产生的强大推动力逐渐使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和货物可以借助多种快捷便利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之间流动,信息的传递也变得非常容易。
              (1)在蒸汽时代、电气时代,都有有利于人和货物在世界流通的交通工具问世,请分别举一陆路交通说明。
              材料二 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3月3日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进行分配……作为回报,农民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以偿还政府。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
              美国德国日本世界
              外貌缩减46.2%40.6%8.4%1∕3
              工业下降70%69.1%50%2∕3 
              失业人数1700万476万300万近3000万
              (3)面对上述经济状况,美国、德国是如何应对的?有人说,美国的应对措施改变了美国政府和美国经济的关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这种新的关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