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美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从1776年建国至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然而已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时,美国走向独立,领土大块大块地扩充,资本主义经济大步地发展;……19世纪后半期,美国迅速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欧洲二、三百年完成的事,它在不到百年内便完成了。
              摘编自钱忠文:《读美利坚》(1)美国在18、19世纪发生了两次资产阶级革命,这两次革命分别扫除哪些阻碍其发展的障碍?哪一次工业革命促使19世纪后半期的“美国迅速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安尼克松库伯已经106岁高龄了。她出生的年代,正是黑人奴隶制度解除之后,那时还没有汽车和飞机,像她一样的人仅仅因为肤色和性别就被挡在参与投票的大门之外。……当整个美国大陆都笼罩在经济大萧条的绝望之中时,她见证了一个国家战胜自身恐惧,重新崛起,“新政”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当日本的炸弹投向我们的港口,暴政威胁着这个世界时,她见证了一个崛起的民族,民主重获新生。
              (2)材料二中的“大萧条”和“新政”分别指的是什么?
              (3)“新政”的特点和中心措施分别是什么?
              (4)指出材料二中“当日本的炸弹投向我们的港口”的事件?
              材料三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例

              (5)依据材料三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处于什么地位?说说其原因?
            • 2. 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繁荣发展、经济大危机、二战的严重破坏和战后经济的恢复等发展阶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相对稳定和“繁荣”一时】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在1924---1929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一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
              (1)材料一1924---1929年间,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一时,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经济大危机的到来】
                  材料一: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法、德、日各国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
              70%50%69.1%48%50%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中的新应用。”--罗斯福
                  材料三: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夺取新的“生存空间”。
              (2)材料一的表格,找出在这场危机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两个国家?
              (3)材料二中“旧民主秩序中的新应用”、材料三中“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分别是指美国和德国为摆脱危机采取的什么行动?
              (4)美国、德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行动分别对世界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阅读如图所示的“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

              (5)你能从图中得出什么样的有效信息?结合课本知识指出:与美国、日本相比,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有一点明显不同,这一点不同是什么?
              (6)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因素中,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何借鉴之处?
            • 3. 20世纪以来,世界局势风云变化,战争、和平与发展成为回望这个时期历史时期的重要视角。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将它的军队裁剪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数量……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劳合•乔治1919年3月25日的《枫丹白露备忘录》材料二 (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苏联。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援助和扶持下,西欧各国和日本的经济得到逐步恢复……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西欧的逐步联合;而经济实力的提高,也使得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逐渐膨胀,引起亚洲的邻国和不安。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地图册》九年级下册材料四  美国在冷战后无法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性帝国,而其存在本身又构成了其他各主要大国联合制衡的目标。
              --李鑫炜《体系、变革与全球化进程》请回答:
              (1)材料一是劳合•乔治对哪一次国际会议的评价?该会议对哪次国际战争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后来哪位德国元首指挥军队报复了当时的战胜国?
              (2)材料二中的“联合国”建立于何时(具体日期)?丘吉尔“建议的行动”与后来美国推行的什么政策有关?写出开始推行该政策时的美国总统和在该政策影响下形成的国际政治格局。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战后日本和欧洲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写出20世纪60年代,欧洲走向联合建立的国际组织名称。指出这一时期日本的国际经济地位。
              (4)指出材料四反映当今世界形成怎样的政治局面?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20世纪国际局势的变迁,对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启示。
            • 4.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下列关于二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雅尔塔会议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
              D.二战期间成立了一个国际组织--联合国
            • 5. 1929年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下面是一组反映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危机之后一段历史的图片,请认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和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
              (2)分别说出“日本偷袭珍珠港”和“美国在长崎投原子弹”的影响(作用)?
              (3)“美国学生使用计算机”说明战后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其特征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美国和日本这段历史中得到哪些启示?(从两国摆脱危机对策、二战中结果和战后经济发展原因等,任选两方面谈)
            • 6. 历史证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编者按: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苏俄实行新政策,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税的税额应当比以前用余粮收集制的方法所征收的少)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国会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罗斯福政府花费巨资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这些工程使美国政府获一举多得之利。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欧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增长。1999年元旦,欧洲通用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1)材料一体现了苏俄哪一新政策的内容?这一政策主要“新”在哪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说明美国政府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中美国的“援助”指的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 7. 历史证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编者按: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苏俄实行新政策,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税的税额应当比以前用余粮收集制的方法所征收的少)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国家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罗斯福政府花费巨资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这些工程使美国政府获一举多得之利。
              --摘编自百度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欧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增长。1999年元旦,欧洲通用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1)材料一体现了苏俄哪一政策的内容?这一政策主要“新”在哪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请依据材料归纳新政的特点。
              (3)请依据材料归纳20世纪5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材料三中美国的“援助”指的是什么?
              (4)从苏俄实行新政策和罗斯福实行新政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 8. 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改变世界历史进程。
              (1)1943年2月,苏联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胜利的战役是    
              (2)1953年7月,中朝军民取得    的伟大胜利,为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3)1993年,欧共体发展成为    ,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 9. 我们反对不义战争,但有些战争却振奋人心。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战役或军事行动。
              (1)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2)这次战争由彭德怀任司令率军入朝作战。保卫了中国国家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世界的和平。这次战争是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 10. 亚太地区是亚洲地区和太平洋沿岸地区的简称。最近,亚太地区的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许多专家认为,21世纪是“亚太世纪”。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为缓和在亚太地区的矛盾,通过华盛顿会议对亚太地区进行了“安排”。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哪一年结束的?“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矛盾”主要是在哪两个国家之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哪一条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材料二: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哪一事件引发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苏联对日宣战是履行在哪一会议上的承诺?
              (3)“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给亚太地区的日本带来什么影响?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就开始了战略重心东移的进程。美国国务聊希拉里如此诠释美国未来10年的亚太战略:“把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大幅增加的投入锁定在亚太地区”。
              (4)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什么趋势?请写出一例美国为称霸世界挑战这一趋势的典型事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