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东西方经济体制各有利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中谋求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材料二   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那些有足够兴趣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他们对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匮乏感到震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苏联模式的多方面的影响变成了几乎完全负面的影响。
              (1)材料一中的俄国“由一个半死的人”到“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与列宁开出的哪一“处方”有关?
              (2)材料二中“八年前”的“恐惧”指什么? “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指什么?与传统资本主义政策相比,该行动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二中罗斯福就任第三任总统时看到美国又面临的“恐惧”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怎样的体制造成“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
              (5)习近平强调:“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根据以上材料,谈一谈中美苏三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 2. 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繁荣发展、经济大危机、二战的严重破坏和战后经济的恢复等发展阶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相对稳定和“繁荣”一时】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在1924---1929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一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
              (1)材料一1924---1929年间,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一时,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经济大危机的到来】
                  材料一: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法、德、日各国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
              70%50%69.1%48%50%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中的新应用。”--罗斯福
                  材料三: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夺取新的“生存空间”。
              (2)材料一的表格,找出在这场危机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两个国家?
              (3)材料二中“旧民主秩序中的新应用”、材料三中“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分别是指美国和德国为摆脱危机采取的什么行动?
              (4)美国、德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行动分别对世界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阅读如图所示的“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

              (5)你能从图中得出什么样的有效信息?结合课本知识指出:与美国、日本相比,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有一点明显不同,这一点不同是什么?
              (6)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因素中,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何借鉴之处?
            • 3. 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           
                                                                                                   --胡锦涛《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实录》
                材料三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四  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1)材料一中的“军事失败”指哪一历史事件?它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2)材料二孙中山为谋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有什么主张和重大实践?
              (3)材料三中“民族独立”的标志是什么?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初期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在工业领域有什么英明举措?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写出为中国改革开放奠定基础的重大会议名称?
              (5)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历史的三次飞跃,你有何感悟?(答出一点即可)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回答:
              (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
              (2)“三十年以来”指什么历史时期?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标志着什么?
              (4)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纪念革命先烈?怎样继承革命事业?
            •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
              1
              3
              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
              2
              3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
              下降46.2%40.6%28.4%16.5%8.4%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请回答: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哪些主要特点?在这场经济大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为严重的国家是哪个?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消除经济危机?
              (2)材料二中“拒绝彻底的革命计划”指的是什么?“新应用”指的是什么?
              (3)罗斯福永远地纠正了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了吗?为什么?
              (4)通过这种“新应用”,美国经济得到了恢复,你觉得我国的经济建设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借鉴?
            • 6.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的进步往往是都是由改革带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春天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即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从这里产生的。要增加粮食的生产和收成,增加燃料的收购和运输,非得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不可。
              --《列宁选集》第四卷
              材料二 第6条:兹授权农业部长,如棉花生产者书面同意将其1933年的棉花产量至少较上年减产30%,农业部长均得与之订立特权买卖合同,商定收购该生产者以数量不超过其前一年度的棉花。
              第8条:为了实施所宣布的政策,农业部长有权:通过与生产者达成协议或其他自愿方式,规定任何基本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或减少其供销的产量,或二者并减,并规定与此有关的地租和津贴报酬,按照农业部长认为公平合理的数额,从供此项报酬的款项中支付。
              --摘自罗斯福新政《农业调整法》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从中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行改革,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摘自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参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为“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推行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调整农业生产的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背景是什么?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推行的改革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4)据材料一至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理解。
            • 7.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法制观念、法律意识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时期法律性文件名称相关内容性质、意义、作用或影响
              古代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性质)
              近代《权利法案》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颁布废除法律,不得征税意义    
                  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的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标志美国诞生,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人权宣言(意义)
              《1787年宪法》(体现何种原则)    确立了美国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意义)
              《人权宣言》自由、平等、 制宪会议颁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政治纲领,在1791年宪法中列为序言(性质)
              《拿破仑法典》 规定成年法国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影响    
                  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美国内战的转折点(影响)
              现代《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直接作用)    
              《联合国宣言》 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作用)    
              上述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是    
            • 8. 美国和俄罗斯是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请你参加以“美国和俄罗斯的历史”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材料一:《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 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国家,即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
              材料二:1861~1865 年,美国发生了一场关乎美利坚民族命运的战争,这场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材料三: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开启了电气时代,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美国很快取代了英法的领先地位,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材料四:1933 年美国工业总产值比1929 年减少了46%.……成千上万的工厂停工了,失业大军达到1700 万人。失业者流落街头,靠捡破烂维持生计和用报纸裹身来取暖。为摆脱困境,罗斯福政府通过国会制定了七百多个法案。如整顿金融的《紧急银行法》,以及《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和《社会保障法》,历史上称之为“罗斯福新政”。
              材料五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探究问题:
              (1)依据材料一,《独立宣言》对于美国而言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2)谈谈材料二、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些重大事件在美国历史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3)根据材料四回答,新政的核心措施和新政的特点?
              (4)根据材料五分析,苏俄“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得益于什么政策?政策的“重大的突破”体现了政策的什么特点?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请你简要归纳出美国能够成为世界强国的基本条件?
              (6)根据当今中国社会实际情况,谈谈你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议?
            • 9. 历史证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编者按: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苏俄实行新政策,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税的税额应当比以前用余粮收集制的方法所征收的少)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国家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罗斯福政府花费巨资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这些工程使美国政府获一举多得之利。
              --摘编自百度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欧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增长。1999年元旦,欧洲通用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1)材料一体现了苏俄哪一政策的内容?这一政策主要“新”在哪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请依据材料归纳新政的特点。
              (3)请依据材料归纳20世纪5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材料三中美国的“援助”指的是什么?
              (4)从苏俄实行新政策和罗斯福实行新政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 10. 近年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是人类前进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这就得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知识。--《简明科学史话》材料二
              美孚石油公司拥有从采油、炼油到运输、销售的几乎所有石油产品的生产和经营部门,它生产的石油一度占美国市场的90%以上,垄断了美国石油和石油产品市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②》材料三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措施,这一措施允许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尤其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全球通史》材料四
              这次美国之行,给了我极强烈的印象。旧的金融界在崩溃,全国的经济生活以新的方式在改造。……我以为,在美国,问题是在于进行深刻的改造,是在于建立计划经济……。
              --《斯大林和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1934年7月23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实现机器大工业生产的重要原因是什么?什么理论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材料二中的美孚石油公司是在哪次工业革命后发展起来的?什么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因此,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什么时代(阶段)?
              (3)材料三中列宁采取的措施是指什么?这一政策的作用是什么?
              (4)材料四提及的美国“经济生活以新的方式在改造”指的是什么事件?“建立计划经济”是指此时美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新局面?
              (5)综上所述,请归纳经济创新发展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