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新中国第一任政务院总理是    ;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的是    
            • 2. 德国历史充满着波折与艰辛,狂热与反思伴随着德国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
              (1)请完成下列填空。
              领 域成     就
              古典音乐德国贝多芬为纪念拿破仑•波拿巴而创作的①    
              是其代表作之一。
              科学理论1848年,②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技术变革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③    
              以 ④    为动力,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⑤    
              成功。
              材料二:2014年3月正在日本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9日在东京发表演讲时指出,正视历史在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中尤为重要,正视历史是德国重返国际社会的前提。
              (2)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指出德国在这次战争中所犯的罪行并用史实各举一例说明。请结合史实简要论述国际社会为此作出了哪些努力?
                  材料三:在1949年“杜塞尔多夫文件”中说:“没有……资本的流入,德国人民始终还在怀疑恢复国内经济的可能性。”沿着这一发展模式,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黄永祥《不要忘记德国》
              (3)概括材料三中二战结束后阿登纳时代(1949年当选为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1963年告别政坛)联邦德国经济快速恢复并创造连续十余年持续增长的“德国经济奇迹”的主要原因。
            • 3. 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开展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成功的经验)下面是与一些西方大国“崛起”有关的事件图片。

              (1)根据图一回答,英国在崛起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是:    
              (2)为摆脱危机,日本在19世纪和20世纪中后期经历了哪两次重要的改革?请列举日本在崛起过程中发动的对中、美两国侵略的事件各一例。
              (中国的崛起)
              (3)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参加中国复兴之路的探究活动,为下面的论点提供史实证明。
              (复兴之路》,全景式追溯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着力一个影像的中国。理性且深情梳理了中华民族167年的伟大复兴道路……和其他大国的崛起不同,中国是从内忧外患的境地中一步步争取到独立自主和国家富强的。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的中华民族在那时候跌倒了。怎样重新站立起来,怎样才能有尊严地生活,知道幸福是什么感觉。
              ①跌倒了--    
              ②转折点--    
              ③站起来了--    
              ④富起来了----    
              (史从论出)
              (5)日本、英国和中国的崛起与复兴的历程,你发现一个国家要崛起、要复兴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 4. 以人为本的可纖发展之路,才是獅化的长久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西周开国之初直到春秋战国,经历了两次城市建设高潮。第一次,在西周300余年 间……其分封的诸候国由最初的71个发展到1200个之多。第二次,下及春秋战国……到战国末 期,城市分布范围更广,除主要集中于陕西关中的泾渭谷地到潼关以东的黄河中、下游地带,以及淮 河流城外,长江流域巴、蜀、吴、越、楚郢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摘编自《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与分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岀现两次城市建设高潮的原因并归纳 我国先秦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在伦敦,拥有万人以上的贫民窟约有20个,那里的悲惨景象是英国任何其他地方都 看不见的,就说是地狱生活,也不算过分。”--马克思《资本论》
              1875年英国第二次通过《公共卫生法》,建立了为贫困无助者提供居住和工作的济贫制度。 1866年通过了《环境卫生法》;1909年,英国通过了第一部涉及住房和城市规划的法律(Housing Town Planning etc.ACT,1909);1945年的《工业分布法》;1946年的《新城法》;1947年英国颁布了《城 乡规划法》;1949年的《国家公园和乡村通道法》;1952年的《城镇发展法》。
              一一纪晓岚《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麵通过立法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哪些问题。
              (3)补充完整下列关于城市化的主题,并列出与之相关的三个关键词,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 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淸晰;史论结合 )
              主题:    与城市化
              关键词:            
              阐释: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开拓却构成了美洲领土最大的国家;虽然美利坚合众国不是第一个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但到19世纪末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
              材料二:近现代历史中的日本,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后期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国家发展阶段,在危机中寻求出路,在较短的时间内脱颖而出、后来居上,迅速具备足以同世界强国抗衡的实力,令世界为之震惊,也值得世人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民出版社《大国崛起》
              材料三:《复兴之路》,全景式追溯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着力一个影像的中国,理性且深情梳理了中华民族167年的伟大复兴道路……和其他大国的崛起不同,中国是从内忧外患的境地中一步步争取到独立自主和国家富强的。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的中华民族在那时候跌倒了,怎样重新站立起来,怎样才能有尊严地生活,知道幸福是什么感觉。
                                                                                                                                                          --《复兴之路》
              (1)近代美国历史上进行了两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维护了国家统一,请说出第二次革命的名称。
              (2)为摆脱危机,日本在19世纪和20世纪中后期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发展,请说出第一次的名称。请列举日本在崛起过程中发动的对中、美侵略的事件各一例。
              (3)请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参加中国复兴之路的探究活动,为下面的论点提供史实证明。
              ①跌倒了--                    ②转折点--    
              ③站起来了--                  ④富起来了--    
              (4)从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崛起与复兴的历程,你发现一个国家要崛起、要复兴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 6. 思想的创新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仁人无敌于天下。”
              “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1)材料一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治国理念?
              材料二  十八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从而使法国人首次感受到牛顿思想的优势。牛顿的学说证实了在对客观真理的探索中,最可靠的是人的理性,而非信仰。牛顿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他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
              (2)据材料二指出法国启蒙运动兴起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性主义对18世纪法国的冲击。(6分)
              材料三  一般说来,“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或赞赏新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材料三及相关课文后,拟了一份有关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助他完成空缺部分。
              (3)(标题)    
              (一)
              (小标题1)维新变法--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赞赏利用西方文化
              ①其方式是    
              ②其作用似“思想界之大飓风”
              (二)
              (小标题2)    --用新文化全面否定旧文化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
              ②提倡新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材料四  上个世界80年代末90年代初,不少党内人士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担心在中国也可能出现苏联和东欧的情况。反对进一步改革开放以及把“姓资姓社”摆在首位的思潮,重新开始占据思想和舆论的主导权。--《李罗力:亲历邓小平南巡》
              材料五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南方谈话”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材料五体现了邓小平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开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