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率先改革,实行(  )
              A.土地私有制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 1992年,邓小平南下视察,途中就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做了深刻阐发。这一系列阐发(  )
              A.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问题
              B.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C.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地位
              D.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 3. 新中国某一时期,农户“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获得耕种一份土地的责任,这份土地以前是由集体耕种的。在卖给国家一定数量的粮食和其他产品后,农户可随意处理其产品”。这一时期始于(  )
              A.1950年
              B.1953年
              C.1958年
              D.1978年
            • 4. 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B.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科学发展
              D.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基层民主
            • 5.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推动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C.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 6. 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来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两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
              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经济政策
              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C.后者是对前者的完全否定
              D.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
            • 7.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的进步往往是都是由改革带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春天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即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从这里产生的。要增加粮食的生产和收成,增加燃料的收购和运输,非得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不可。
              --《列宁选集》第四卷
              材料二 第6条:兹授权农业部长,如棉花生产者书面同意将其1933年的棉花产量至少较上年减产30%,农业部长均得与之订立特权买卖合同,商定收购该生产者以数量不超过其前一年度的棉花。
              第8条:为了实施所宣布的政策,农业部长有权:通过与生产者达成协议或其他自愿方式,规定任何基本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或减少其供销的产量,或二者并减,并规定与此有关的地租和津贴报酬,按照农业部长认为公平合理的数额,从供此项报酬的款项中支付。
              --摘自罗斯福新政《农业调整法》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从中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行改革,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摘自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参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为“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推行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调整农业生产的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背景是什么?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推行的改革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4)据材料一至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理解。
            • 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下列各项不属于其内容的是(  )
              A.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 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经济建设上的最大贡献在于(  )
              A.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现了党在组织问题上的拨乱反正
              D.作出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决定
            • 10. 中共某会议公报:“我们在明年把工作中心转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应有的成就,将是对建国三十周年的最好献礼。”此次会议是中共(  )
              A.七大
              B.八大二次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