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如图所示三幅图片呈现的历史信息为核心,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列举与这三个人物有关的三次巨变(列举重大事件)

              (1)    
              (2)    
              (3)    
            • 2.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句包含了从建国到现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功绩。
              (1)这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物各是谁?
              (2)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分别形成于党的哪几次大会上?
              (3)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各是什么?
            • 3. 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           
                                                                                                   --胡锦涛《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实录》
                材料三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四  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1)材料一中的“军事失败”指哪一历史事件?它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2)材料二孙中山为谋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有什么主张和重大实践?
              (3)材料三中“民族独立”的标志是什么?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初期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在工业领域有什么英明举措?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写出为中国改革开放奠定基础的重大会议名称?
              (5)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历史的三次飞跃,你有何感悟?(答出一点即可)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回答:
              (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
              (2)“三十年以来”指什么历史时期?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标志着什么?
              (4)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纪念革命先烈?怎样继承革命事业?
            •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如图)

              (1)新中国成立对中国而言,有何意义?
              材料二:如图

              (2)材料二中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意义?
              材料三:大会(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会社生产力,满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3)中共八大召开于哪一年?据材料三指出中共八大制定了什么经济方针?是否正确?在之后一段时间内,这个经济方针得到完全落实了吗?具体表现有哪些?
              材料四: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假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这次会议后中国走上了一条什么建设道路?
              (5)综上,谈一谈你的感想。
            • 6. 某校历史爱好者协会决定分小组研究“湖南人与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湖南籍的历史人物分组如下:
              第一小组:曾国藩(湖南娄底人)、左宗棠(湖南湘阴人)
              第二小组:谭嗣同(湖南浏阳人)
              第三小组:黄兴(湖南长沙人)
              第四小组:毛泽东(湖南湘潭人)、刘少奇(湖南宁乡人)、彭德怀(湖南湘潭人)、贺龙(湖南桑植人)、罗荣桓(湖南衡阳人)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1)第一小组的历史人物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2)第二小组的历史人物参与了探索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哪一重要历史事件?
              (3)第三小组的历史人物是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这场革命爆发的重大背景是什么?
              (4)1921年至1949年,以第四小组的毛泽东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了一场革命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请你写出这场革命的名称和成功的标志。
            • 7.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并将其解释为民族复兴之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一起来探寻中华民族的“追梦之旅”吧!
              【破碎的梦】
              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炮声摧毁了大清王朝的沉梦,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撕碎了中国美丽的山河。
              --《复兴之路》第一章《山河祭》
              (1)列举一个近代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及影响?
              【探索之梦】
              材料二  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2)为避免民族危机,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启示青年,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要有探索勇气和创新的胆识。“应战胜恶社会,而不被恶社会所征服”。
              (3)陈独秀为“战胜恶社会”,希望青年们高举的两面大旗是什么?
              【奋斗之梦】
              (4)2013年是建党92周年,某班同学小明为纪念建党讴歌党的光辉业绩,回顾党的奋斗历程,请你帮助完成下列表格。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A
              生死攸关 力挽狂澜B
              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C
              建国后工业化起步D
            • 8.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路劈波斩浪勇往直前,书写了彪炳千秋的辉煌篇章。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1)材料一是两部电影的宣传海报,你认为这两部电影分别选在哪一天上映最具有纪念意义?
              (2)有网友提议,下一部应该拍摄《建军鸿业》了。如果拍摄,你认为场景选择哪个城市最为真实?
              材料二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3)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艰辛求索”给我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留下了宝贵的教训,这是指历史上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的错误根源是什么?
              (4)材料二中“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又是指什么道路?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有何感想和认识?
            • 9. 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让中国人感到扬眉吐气的日子,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今天有不少节日都与历史事件有关。例如10月1日是我们的国庆节,它来源于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2)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巩固政权的措施有哪些?
              (3)学习了近代以来中国为取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浴血奋斗的历史,你有何感受?
            • 10.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九年级八班同学深受鼓舞,决定举行以民族复兴为主题的历史班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成长中的中国梦】
              材料一: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胸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背负开天辟地的历史重托,高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炬,照亮黑暗的旧中国,点燃新中国黎明的曙光。
                                                                                      --摘选自新华网庆祝中国共产党90华诞《伟大历程》开栏语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经过2 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一一中央电视台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中反映了哪些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任举一例),并就其说明其历史地位或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我国1992年前后逐渐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我们新中国建立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材料二中“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里的“首创”是指?
              (3)你认为,中国人民应该怎样才能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世界大国的强国梦】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表
              名  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起止时间1640-1688年1775-1783年1789-179 4年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英国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领导人克伦威尔罗伯斯庇尔
              结   果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建立了③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建立了共和制通过④文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建立了共和制
              (4)按顺序补充表格中4个序号的相关内容
              (5)材料三: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解放所有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
              材料三中这段言论出自哪位领导人?其主要贡献?
              材料四: 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持续发展,一片繁荣。尽管如此,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等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有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再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一一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6)根据材料四指出这种经济格局的变化对世界的政治影响怎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