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果以“伟大转折”为题材组织历史素材,下列事件能够入选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遵义会议 ③抗日战争胜利 ④新中国成立 ⑤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⑤
              D.④⑤
            • 2. 《苏联改革30年,无处纪念只有祭》:回顾上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改革新概念迭出,所提愿景振奋人心。而中国改革显得就事论事,冲击力不足;苏联有“500天计划”改革方案,而中国长用改革的目标也只是“小康”;当苏联人期待一步跨进西方式发达杜会的时候,中国“慢腾腾”地提出改革要分三步走,继续强调自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该则材料强调改革需要(  )
              A.对原有体制全面突破
              B.有远大的愿景和目标
              C.循序渐进、尊重规律
              D.特别关注民众的诉求
            • 3. 到1987年,上海金融保险业提供的GDP由1980年的7.02亿元,增长到34.04亿元,占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87%上升到了21.34%.对此,《上海通史》认为,上海金融保险业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释放。“制度释放”的具体表现有(  )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③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④浦东的开发开放。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4. 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不能反映出(  )
              时期主题词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一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
              “一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一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一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一五”(2001-2005)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不断加快
              B.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日益成熟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完善
              D.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
            • 5. (2015春•滨州期末)1979年3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建台以来的第一条商业广告--国产幸福可乐;同时美国也宣布可口可乐将重返中国大陆市场。以下对材料理解最正确的是(  )
              A.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
              B.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民族工业因此受到冲击
              D.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 6. 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油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分别发生在(  )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B.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
              C.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
              D.苏俄实行战争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 7. 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引用了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语,因而名为“星火计划”。1986年初,中国政府批准实施这项计划。据此,“星火计划”意在发展(  )
              A.国营经济
              B.乡镇企业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 8. 20世纪90年代前,同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差不大,但是自1992年后,逐渐拉开了差距。依据如图判断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中国比印度更早实行对外开放
              B.印度依然是国际“资本洼地”
              C.中国在资本市场竞争中超过印度
              D.中国的计划经济比重比印度更大
            • 9. 80年代初,我国的一些单位把对外经贸谈判当做“一场特殊的国际阶级斗争”,在谈判桌上设“前线政委”。导致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很落后
              B.国际形势仍然复杂动荡
              C.“左”倾错误方针并未得到纠正
              D.思想观念依然陈旧僵化
            • 10. 如图为中美贸易的相关资料。关于资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中美对抗造成1972年以前两国没有贸易往来
              B.中美建交促成1975年中美贸易额的急速攀升
              C.中国大量引进美国资金造成了1980年中美贸易出现巨大逆差
              D.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推动了1985年对美出口的快速增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