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的“定海神针”,靠这根“神针”,我们成功地处理了和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它于中苏建交时首次提出                ②它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③它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交往    ④它在国际上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 “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  )
              A.“一边倒”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不结盟政策
            • 3. 1954年4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题目是《中印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高度评价了此前中印谈判达成的协定。对印度方面最终放弃在中国西藏特权的态度,社论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此前中印在西藏问题上能顺利达成协定,主要基于(  )
              A.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 4.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这些原则”是指(  )
              A.独立自主的原则
              B.求同存异的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结盟的原则
            • 5. 由新中国提出,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的是(  )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
              D.“求同存异”的方针
            • 6. 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下列哪次双边谈判中(  )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
            • 7. 六十年前,周恩来访问印度时举行记者招待会。一个印度记者很感兴趣地提问:“国家有大有小,怎么才能够和平共处呢?”周恩来说:“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这则材料主要表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
              A.“另起炉灶”
              B.互相尊重主权
              C.“求同存异”
              D.互不干涉内政
            • 8. 2010年,外交部政策研究员吴建民说:“在过去十年,我们同样也经历了危机。比如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朝鲜半岛危机以及因为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执意参拜靖国神社而陷入低谷的中日关系危机。但危机并没有使中国同这些国家关系出现倒退。”这表明(  )
              A.中国开始寻求与世界大国之间的共同利益
              B.美国构建的单极世界遭到中国的有力抗衡
              C.世界各国对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的认同
              D.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与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 9. 有学者指出,我国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基本形成了新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支撑这一观点的相关史实是(  )
              A.提出“一边倒”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 10. 中国外交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为材料一中图一漫画写一句主题词。 图二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三:中印两国的谈判在今天……我们说过要在一九五三年开始这一谈判,现在实现了。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
              --《周恩来选集》下卷
              (2)材料二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在材料三中周总理首次提出了什么原则?它的提出有何意义?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政府实行二十多年“遏止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加之美国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使美国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同样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驻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1》
              (3)根据材料四分析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的改善产生的影响。
              材料五:1990年-2006年,中国累计参加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2000年出席联合固千年首脑会议;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有何新发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