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 在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中•先进人们的政治理念深受理想主义和激进观念的影响,鄙薄经验主义的点滴改良.他们没有意识到激进的理想主义的革命力量在掌握实际权力后很容易蜕变为少数人的专制.正像《大国崛起》告诉我们的,英国人从17世纪40年代革命后国会军将领克伦威尔以暴易暴、实行军事独裁中汲取了教训,接弃暴力革命的方式,选择用和平的渐进改革推进社会进步.
              材料二 实行什么样的民主制度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1789和民主的真正实现.从世界各国的历史看,民主政治制度大体上有两种类型:一类是l789年法国大革命后雅各宾专政时期(1792-1794年)实行的“激进的人民民主”或“直接民主”体制;另一类则是英国在1688年之后逐渐建立起来宪政民主制度.雅各宾专政后法国陷于社会动乱之中将近一个世纪.当它在l9世纪70年代重新建立宪政秩序时,英国已经开始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都遥遥领先于法国.后一种体制不承认任何至高无上、不受约束的权力,而是用一整套制衡机制保证公共权力不会被滥用和确保个人自由和宪法权利不圣侵犯.
              --《从<大国崛起>看各国富强之道》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出中国人在“激进的理想主义的革命”和“经验主义的点滴改良之间激烈论战的一个突出事例,井运用史实说明英国是如何“摈弃暴力革命的方式,选择用和平的渐进改革推进社会进步”的.
              (2)指出材料二中作者对两种民主政治制度的倾向及理由.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威廉很顺利地到达伦敦,詹姆士逃跑了。议会随之发表文告宣布:查理二世擅离职守,由玛丽和威廉共同入主英国。历史上称这次不流血的政变为“光荣革命”。
              (l)据材料一,文告颁布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逐步取消了“腐败选区”的议席,新兴的工业城市增加了相应的议席;扩大了选举权,降低选民财产资格,并取消由上院提名下院成员的权利;工商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席位增加了,选举制度民主化的进程加速了。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民主化发展的趋势及原因。
            • 3.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
              --居瑢《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  外在自由和政治自由和内心自由,这些贵族精神的传统,在英国贵族那里通过与国王的抗争,保存了下来。
              --许纪霖《平民时代的贵族精神》
                  材料三  看民国风景,有历史、有人物、有景观、有文争武斗、有生活方式,归根结底,是生活方式。思想激变,生活方式亦随之激变。这是一段“过激”的历史,人人慨当以慷、个个向死而生。民国人的精神、气节、面貌、习性、礼仪,因之而带有“民国范儿”。
              --新周刊330期《陈丹青民国答问录》
              (1)“魏晋风度”在思想、书法、绘画方面是如何体现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民主法制发展的角度,简述1640-1720年代英国贵族为了追求自由同国王进行了怎样的抗争?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民国范儿”产生的时代背景。
              (4)通过以上探究,谈谈你对“魏晋风度”、“贵族精神”和“民国范儿”的认识。
            • 4. 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开展“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主题学习和探究活动。
              探究问题一:中国古代的邮驿制度
              从汉唐以来,一直是“邮”负责传递公文,它是一种通信组织,而“驿”实际上是只负责提供各种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并兼有招待所性质的组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规定:“非军国重事不许给驿”。“驿传所以传命而达四方之政,故虽殊方绝域不可无也。”清代在西藏也设立了邮驿机构,称作“塘”。可见东北和西北地方邮驿的开拓也受到重视,邮驿网几近通达全国。
              (1)根据材料指出古代邮驿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说明其积极作用。
              探究问题二:西方近代的法律文献

              (2)请结合所学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概述此文献颁布的背景与影响。
              探究问题三:中国近代的交通运输
              近代中国交通大事件简表
              时  间大 事 记备  注
              19世纪30、40年代出现海上运输蒸汽汽船      英国人经营
              1872年轮船招商局购置蒸汽机船,且开始航行于海上和内河航线李鸿章主办
              1876年淞沪铁路开通不久拆毁英国商人经办
              1881年唐胥铁路修建通车李鸿章主办
              1895-1911年西方列强在在中国修筑铁路九千多里, 并控制94%
              1902年汽车初见于上海国外购进
              1908年广西省龙州到那堪的公路修筑清政府出资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詹天佑主持完成
              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和天津之间载运旅客的航空北洋政府出资
              (3)阅读上表划分近代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历史阶段。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的原因。
              探究问题四:现代中国的发展建设
              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多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一种观点: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
              (4)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论。(要求史论结合,推理严谨,表达准确。)
            • 5. 英国崛起
              英国崛起的进程是从16世纪开始的,直到19世纪,每个世纪都有其突出特征,使近代英国的历史节奏好像是以世纪为单位:16世纪社会和经济的变动首先迈步,推动着17世纪政治和思想改造,反过来又促进18世纪的经济“起飞”,带来社会的深刻变革,19世纪英国进入最辉煌时代。近代英国崛起的历程,似乎在验证着某种历史规律性。
              --《大国衰落之鉴》262问题
              (1)推动16世纪英国社会和经济变动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2)17世纪英国的政治和思想改造主要表现在哪里?
              (3)19世纪英国主要创造了哪些辉煌的成就?
              (4)近代英国崛起的历程,你认为验证着怎样的历史规律性?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留下的最深刻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
              --钱乘且《英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分别指什么?其形成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材料二  1781年,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美国军民打败了最后一支英国殖民军队,赢得了国家独立。华盛顿本人也获得了崇高的威望。当时,有人写信给华盛顿,认为美国也应该像其他国家一样设一个国王,并鼓励他当美国国王,但这一提议遭到华盛顿的严辞拒绝。他说:“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彻底实行共和政体,如果不能遵循这一原则,试图采用其他政体,就是叛逆。”
              --高中历史课本•人教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坚持共和政体的原因。
              材料三  史学界对辛亥革命发生的价值和共和政体的选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观点一:时至二十世纪初年,大清帝国害了癌症,气数已尽,非垮不可了。“墙倒众人推”!众人推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方法也完全相同。只是你推你的、我推我的罢了--这便是满清末年,中国革命运动的形式和性质。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观点二:“君主立完比民主共和更符合国情”,“搞君主立宪会更好些,政治局面会更稳定持久”、“辛亥革命是激进主义思想的产物”,“革命”在中国不一定就是好事情,辛亥革命是造成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3)请对上述某个观点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史论结合。)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范文澜曾提出,在西方,民族和民族国家固然是随着资本主义兴起而形成的,但在中国,“自秦汉起,汉族已经是一个相当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自北宋起,全国范围内经济联系性加强了,这个共同体也更趋于稳定”。
              --胡逢祥《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 民族国家的观念是在新兴的资产阶级以“全民族“代表自居,先后颠覆了神权与君权,使人由原先的宗教信徒、王朝臣民变成了 “民权国家”的公民之后才出现的。
              --房宁《民族主义思潮》       材料三  抗日战争作为现代中国人的共同的经脸将会成为一个永恒的亊件,因为它超越了种族、阶级、阶层,性别,以及立场、权力和财富。所以,许多历史可以用各种方式描述,许多历史人物甚至可以用黑色幽默或“无厘头”的方法来表现,对政治也可以玩世不恭,但唯独对“抗日战争”必须以统一的中华民族所内在规定的甚至是超越法律的方式加以尊敬。
              -徐迅《民族主义》(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古代中国早在秦汉时代华夏民族已经形成的观点。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16-17世纪的英吉利民族怎样“先后颠覆了神权与君权”,成为一个政治共同体的。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在使中华民族由-个血缘共同体转变成为一个政治共同体方面起到的作用。
            • 8. 古往今来,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相互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和图二

              (1)请写出材料一的两示意图分别体现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方面分析这两种政治体制的成因。
                  材料二  ……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2)材料二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的原因及其影响。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材料四  从1763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给了欧洲扩张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欧洲的扩张对世界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五: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 5世纪,在1 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 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
              (5)依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能主导世界的主要因素。
              (6)综合上述,简要阐释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的相互关系。
            • 9. 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 10. 思想家柏克描述了两种不同的自由观念:一种是“狂野的瓦斯,固定的气体”其释放出来的最终结果需要到“最初的激荡略微平静下来,等到溶液澄清,直到看到某种要比表面浑浊的泡沫动荡更深一层的东西时才能判断。”另一种自由是一种高贵的、由继承而来的自由,“它带有一种堂皇动人的面貌,有一部家谱和显赫的祖先们,这是一种合理的而有气概的自由。”对这两种自由的追求分别是指(  )
              A.法国大革命、“光荣革命”
              B.北美独立战争、英国议会改革
              C.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
              D.俄国十月革命、辛亥革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