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学家John Flynn的《罗斯福迷思》描述了罗斯福本人限制自由、破坏宪政的一面,旨在“把罗斯福还原成一个正常人”。另一个历史学家Robert Higgs在《危机和利维坦》一书中,同样表达了对罗斯福政府的不满。以下各项中能为作者的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
              A.民主制度遭破坏
              B.金融市场被扰乱
              C.失业人口增多
              D.政府过度干预经济
            • 2. 为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整顿银行业
              B.恢复工业
              C.调整农业
              D.兴办公共工程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20年代的和解在欧洲是以法国联盟体系为基础,在远东则是以华盛顿会议的协定的基础,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维护这两个地区的现状。这一目标在20世纪20年代中得到实现,但在随后的10年中,一切又突然地、决定性地颠倒过来,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帝国主义国家在一战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并由此构建了什么国际关系新格局?
              (2)材料中所说的“萧条”指的是什么事件?面对这次“萧条”事件,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为转嫁这个事件,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美国则在20世纪30年代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来摆脱这次“萧条”事件?这个举措的核心是什么?
              (3)经济危机是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随后组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为二战取胜的最重要原因。该“同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二战对人们的思想又有何重大影响?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的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了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独立宣言》材料二: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材料三:……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美国一总统的就职演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独立宣言》的发表有什么历史意义?领导北美殖民地人民实现独立的领导人是谁?
              (2)材料二中的“宣言”是哪一国家发表的?  当时在位的总统是谁?
              (3)请写出与材料一、材料二两个宣言有关的两个历史事件各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障碍?
              (4)材料三中的美国总统是谁?当时美国出现了什么情况?面对这种情况,这位总统采取了什么措施?中心措施是什么?
            • 5. 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美国的崛起”为主题的探究活动,陈明同学选取了以下素材: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二:

              材料三:南北战争后的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美国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材料四:

              请回答:
              (1)美国在它最初发展的过程中扫除了两大障碍。两大障碍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2008年是美国大选年,结果奥巴马当选为美国第56届总统。总统竞选是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美国民主政治体现的是孟德斯鸠的什么原则。
              (3)材料三反映美国充分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列举美国在这次科技革命中两项重大发明的发明者分别是谁。
              (4)材料四反映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巨大影响。面对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奥巴马实行的83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更像罗斯福新政。请指出奥巴马新政与罗斯福新政在应对经济危机中所体现出的共同特点。
              (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崛起的经验对当今中国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两条即可)
            • 6. 思想解放能推动社会变革,对重要的历史革命与改革进行分类归纳,是我们梳理历史知识的一个有效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革命与改革。进行了探究,请你来参与完成。
              任务一 知识梳理
              (1)根据表格中的类别,填写相关内容的序号。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法国大革命③巴黎公社④俄国1861年改革⑤罗斯福新政⑥美国独立战争⑦新经济政策⑧明治维新⑨十月革命⑩戊戌变法⑪南北战争⑫辛亥革命
              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俄国(苏俄)历史上的改革
                              
              任务二 观点论证
              (2)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对下面两个问题产生了疑问。请你结合史实,帮助他们解答(要求:问题1问题2都要作答)
              材料一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是,新政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课了垄断资本家的商税,在报纸上咒骂他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说《社会保障法》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问题1: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又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你怎么看?
              材料二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辛亥革命是“有花无果”。问题2: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谈谈你的看法。
              任务三  认识深化
              (3)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评价革命和改革的历史事件?
            • 7. 探究问题 
              材料一: 列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足,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创造性地同俄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最后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带领俄国走出绝望之地。
              材料二:美国历史虽然只有二百多年,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历经百年,始终居于世界大国地位。尤其战后有利的战略环境和雄厚的工业基础,客观上已经把美国推上了资本主义世界中心的地位,美国事实上已成为超级大国。
              --摘自刘宗绪《历史专题30讲》材料三:战后法国人的仇视------这道坎却不是每个德国人都能轻松迈过的。然而联邦政府经受住了考验。德国总统阿登纳强调:“在当今的欧洲,世仇完全不合时宜了,我决心使德法关系成为我的政策的核心。”从50年代起,包括德、法在内的欧洲国家先后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建立关税同盟以及建立共同市场。同时,德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凭借这一资源,德国又一次站在了世界强国之列。
              --摘自 乔明顺《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宁带领俄国走出“绝望之地”采取了什么政策?
              (2)美国在崛起过程中先后遇到过哪些重大的问题?举一例并说明是怎样解决的。
              (3)根据材料三归纳战后德国崛起的主要因素。结合以上材料,说明俄、美、德发展历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 8. 1929年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下面是一组反映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危机之后一段历史的图片,请认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和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
              (2)分别说出“日本偷袭珍珠港”和“美国在长崎投原子弹”的影响(作用)?
              (3)“美国学生使用计算机”说明战后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其特征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美国和日本这段历史中得到哪些启示?(从两国摆脱危机对策、二战中结果和战后经济发展原因等,任选两方面谈)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921年开始,在列宁的领导下,国家停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农民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或政策?
              (2)材料一中要恢复自由贸易,材料二却对企业严加管制。它们各自有没有改变原先的社会制度?上述措施有没有取得成效?请结合材料二加以说明。
            • 10.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法制观念、法律意识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时期法律性文件名称相关内容性质、意义、作用或影响
              古代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性质)
              近代《权利法案》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颁布废除法律,不得征税意义    
                  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的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标志美国诞生,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人权宣言(意义)
              《1787年宪法》(体现何种原则)    确立了美国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意义)
              《人权宣言》自由、平等、 制宪会议颁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政治纲领,在1791年宪法中列为序言(性质)
              《拿破仑法典》 规定成年法国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影响    
                  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美国内战的转折点(影响)
              现代《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直接作用)    
              《联合国宣言》 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作用)    
              上述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