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上半期,战争、革命、危机交织在一起,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等重大事件。世界大战的剧烈、核武器的威胁和接连不断的局部冲突,使人们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
              材料二:

              材料三:为摆脱大萧条,在国际联盟的主导下,1933年6月,66年国家的代表聚在英国伦敦召开经济会议,试图通过协商来建立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但由于英美等主要大国矛盾重重,会议没有取得任何结果,最后不欢而散。
              (1)20世纪上半期的“战争、革命、危机”分别指什么?
              (2)举出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役各一例。
              (3)伦敦世界经济会议的失败,表明一战后帝国主义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无法解决当时面临的经济问题。这一“国际关系体系”指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体系?
              (4)为应对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请写出新政的特点和中心措施。
            • 2.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  )
              A.大化改新和查理.马特改革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C.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罗斯福新政
            • 3. 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克斯指出:《共产党宣言》里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俄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 4. 思想解放能推动社会变革,对重要的历史革命与改革进行分类归纳,是我们梳理历史知识的一个有效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革命与改革。进行了探究,请你来参与完成。
              任务一 知识梳理
              (1)根据表格中的类别,填写相关内容的序号。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法国大革命③巴黎公社④俄国1861年改革⑤罗斯福新政⑥美国独立战争⑦新经济政策⑧明治维新⑨十月革命⑩戊戌变法⑪南北战争⑫辛亥革命
              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俄国(苏俄)历史上的改革
                              
              任务二 观点论证
              (2)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对下面两个问题产生了疑问。请你结合史实,帮助他们解答(要求:问题1问题2都要作答)
              材料一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是,新政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课了垄断资本家的商税,在报纸上咒骂他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说《社会保障法》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问题1: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又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你怎么看?
              材料二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辛亥革命是“有花无果”。问题2: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谈谈你的看法。
              任务三  认识深化
              (3)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评价革命和改革的历史事件?
            • 5. 九年级(2)班的吴炯同学进行网上学习,他找到了如下图片,他学习的主题是(  )
              A.民族解放运动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C.思想解放运动
              D.民主法制建设
            • 6. 黄安年教授在《世界现代历史》系列十五讲中提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取20世纪开始说比十月革命起点说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起点说更加符合世界现代史的学科体系和20世纪的历史实际。”支撑该观点成立的史实包括(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现代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及其矛盾激化和一战爆发
              ③十月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新纪元
              ④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7. 20世纪上半期,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空前的震荡和可贵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现代化进程中的震荡
              材料一 两幅历史图片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两个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
              材料二  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2)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材料二中的“危急存亡”?为了挽救“危急”,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文件加强对工业的调整?
              主题二:现代化进程中的探索
              材料三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3)材料三中“列宁的思路”指什么?“模式僵化”又指什么?它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四  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惟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
              (摘自1933年3月4日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4)据材料四,指出罗斯福演说的主要意图。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 8. 政治变革、制度创新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为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总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隋唐时期“政治制度创新、成熟与完善”的主要表现及其作用。
                  材料二:
              我们合众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确保国内安宁,……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选举人应集合于各人本州投票选举二人,获得选举票最多数者即为大总统……
              (2)材料二所反映的是哪部法律文件的内容?该法律文件所体现的新原则有哪些?
                  材料三: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欧美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也日益显露。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设想。
              (3)材料三中所说的“新的社会制度”,最早在哪个国家建立起来?发生在该国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其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
            • 9. 俄国现代化
              从历史上看,俄国近代经历过四波现代化的高潮。
              开始时间标志事件影响
              第一波AB把俄国放到西方的“染缸”里去泡制了一下,开启了俄国现代化先河。
              第二波1861年CD
              第三波E十月革命俄国开启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逐渐成为超级大国。
              第四波1991年F很多人认为它是发生在后工业条件下的一次社会转型。
              问题
              (1)请在文本框内ABCDEF处填上恰当的文字。
              (2)基于上表,请概述俄国四波现代化进程中的内在联系。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材料二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依据材料一,分析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史实说明“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2)材料二中说“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列宁的思路”指什么?“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模式僵化了指什么?这一模式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3)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在哪一年哪一次大会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和模式前后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