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启蒙运动中始终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以伏尔泰为代表,其1756年在《风俗论》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借助中国,借助孔子,启蒙思想家们吹响了摧毁中世纪思想的号角,从而推动了18世纪法国“中国热”。.另一种声音是以孔多塞为代表,1793年在其《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中国成为与进步对峙的“停滞的国家”,对中国也从赞扬变为了批判。上述材料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关于中国的两种不同认识,选择其中一种声音,概括其观点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谨、结合史实。)
            • 2.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迈入近代的西方大国,世界历史的“英国篇”颇有份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推动英国快速步入近代的是哪三件大事?
              (2)历史上,英国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政治家,2013年4月8日去世的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便是其中之一,但在她作为首相访问中国时,却拒绝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3)近代历史上英国对中国的态度也是不断变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对中国的态度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当时的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中英关系的演变》为题,概要地写一段文字。要求:史论结合,语言准确,表述成文,字数250字以内。
            • 3. 近现代崛起的大国多以开放的心态在借鉴和吸取中发展自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摘自报刊《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二:从1793年到1840年,历史给了主权独立的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但是,乾隆盛世以自我为中心的“天朝心态”完全堵绝了西方传来的现代工业文明的信息,闭关锁国的清廷对外来干涉的严峻挑战采取了麻木不仁的态度。而西方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不到一百年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来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15-19世纪上半期西方通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实现了“三个方面”的改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93年到1840年近半个世纪造成中国对待现代工业文明态度的原因。
              (3)材料三中邓小平所说“开放的世界”主要指什么?中国是怎样融入到“开放的世界”的?
            • 4. 走向海洋方能拥抱世界。历史证明,一个大国如果在海洋上没有自己的位置,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国,而拥有海洋的话语权,才算跻身世界大国之列。随着中华民族海权意识的崛起,无疑能起到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我们构建“海洋强国”的梦想不再是遥不可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开哥麦之先河】
              材料一:郑君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
              (1)郑君的主要事迹是什么?他的事迹被人颂扬的原因?
              【往事惊心泪欲潸】
              材料二: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三:十七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2)通过材料二和三,分析中国选择陆地的原因?采取了什么措施?英国选择海洋有哪些基础条件?
              材料四: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3)材料四中“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具体是指什么战争?它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影响是什么?
              【向海洋强国前进】
              材料五: 1958年9月4日清晨,万籁俱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国政府许可,不得进入中国领海及其上空。”在鸦片战争爆发118年后,屈辱了一个世纪,中国人终于有能力向世界宣示自己的海权,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了!  --《走向海洋》解说词材料六:中国人在海洋上沉寂了数百年之后,到了改革开放的当代,海洋的梦想渐成现实。中国舰队在亚丁湾护航,履行中国应承担的国际义务。辽宁号航空母舰正式服役,开创了中国海军的历史新篇章。“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海试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深海装备和深海技术的重大进步。
              (4)材料五中“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了”具体是指?材料六中成绩的取得有哪些因素?
              【任重而道远】
              (5)当前,周边各国不断在我国钓鱼岛、南海诸岛等海域挑起争端。面对严峻的海洋主权形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解决这些争端?(至少写出两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