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
              A.张骞
              B.蔡伦
              C.马可•波罗
              D.张仲景
            • 2. 2016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进一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下列城市和地区不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是(  )
              A.陕西西安
              B.河西走廊
              C.新疆地区
              D.浙江台州
            • 3.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  )
              A.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B.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C.开通功劳最大的是班超
              D.促进了亚欧地区的经济文化往来
            • 4.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盛世情结,历史上也确实出现过多次盛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15年夏,香港推出“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 大型汉代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逾160组珍贵文物。展览以汉帝国崛起为重心,共设有“汉帝国的巩固和扩张”、“汉代社会生活”和“汉代的科技、文化与中西交通”三个主题。
              材料二:如图是上述汉代文物展的展品--石天禄神兽像,是汉代的祥瑞之物,既像老虎又像狮子。狮子生于中亚一带,未见于中原地方。
              材料三:《贞观政要》记载了唐太宗执政23年的“语录”,在23年执政中,前18年44次公开承认错误。这44次是有文字记录的承认错误,其中有4次是发布“罪己诏”。 唐太宗自己说,贞观之治,功在魏征之诤言。魏征能够不断提出批评和意见提醒我,所以我才能把国家搞好。
              --阎学通(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的强盛景象。列举汉武帝时期巩固帝国统治的政治、文化方面的措施。
              (2)一个十多岁的男孩看到材料二中的石天禄神兽像,好奇地问:“为什么汉朝的东西会有西方的文化特征?”假如你是这次展览的解说员,请对此加以解释。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贞观之治的现实启示。
            • 5.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二  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由于对这些地区的统一方式不同,汉朝对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汉王朝继承了秦在边疆地区设置郡县的这一制度…….在一些不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诸如…….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材料三  如图:
                    表格 鲜卑姓改为汉姓
              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
              拓跋贺赖
              丘穆陵独孤
              步六狐贺楼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习知识回答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哪一朝代?建立者是谁?
              (2)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哪一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
              (3)材料三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插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具体改革措施哪两项?这场改革的对少数民族和中原文化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 6. 时空观念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建构的核心素养之一。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古代欧亚贸易路线图

              材料二: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自15世纪末开始至20世纪60年代,前后经历了西葡、英国、美国为主导的三个时期,并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
              三个时期的经济全球化,都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材料一图示贸易路线渠道流向中,最典型商品是什么?有人认为该商路是中国开辟,也有人认为是沿线各国共同开辟。你认同哪一观点,并阐述理由。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西葡开启经济全球化的典型历史事件,并分析英国得以主导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英国主导的全球化对中国的破坏性影响。(提示:尽可能全面)
            • 7. 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年9月17日)
              材料二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节选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重要演讲
              (1)据材料一简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结合史实说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这一“海路”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对外政策。
              (2)指出材料二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
              (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