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图

              材料二:沿着这条道路(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近平强调,我们希望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
              --摘自新华网2013年9月《习近平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1)材料一中的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此事的目的何在?
              (2)根据地图写出丝绸之路的起止点。
              (3)西汉为保证“丝绸之路”畅通设置了什么机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重大意义?
              (4)依据材料二,简要说说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历史作用?
              (5)根据材料三,说说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 2. 鲁迅说,汉朝实行对外开放,国力很强大。下列为西汉对外开放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
              A.卫青
              B.董仲舒
              C.张骞
              D.班超
            • 3. 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交往与文化往来频繁,请读如图,探寻远去的历史

              (1)图中箭头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的     ,这条路线的起点是    ,最远可到达    
              (2)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 对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
              (3)这条路线的开通有何意义?
            • 4. 阅读下列材料:
              2007年7月31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就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达成共识,希望她成为全世界的共同遗产而被永世铭记、永远呵护。丝绸之路是一条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贸易往来之路、文化交流之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是整个亚太地区第一个作为“文化线路”申报的世界遗产,对今后亚太地区在文化线路的保护和申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请回答:
              (1)在历史上,张骞第一次通西域的目的是什么?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的哪座城市?终点通往哪里?
              (2)汉武帝之后,商人为了出海贸易,还开辟了一条海上的交通要道,这条海上的交通要道被称为什么?
              (3)结合知识,哪一史实最能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关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5. 阅读下列材料:
                      2013年9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请回答:
              (1)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一位使者两次出使中亚,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这位使者是谁?丝绸之路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2)在参观帖木儿家族历史博物馆时,一幅古丝绸之路的地图引起了习近平主席的注意,他指着地图右边的一处地方说,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我的故乡。请问习主席说的是中国的那一座城市?汉武帝之后,西汉的商人为了出海贸易,还开辟了一条海上的交通要道,这条海上的交通要道被称为什么?
              (3)请你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造福沿途各国人民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4)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的国外传递活动就是以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为主线进行的。奥运火炬在国外传递过程中遭到干扰,一些藏独、疆独分子企图破坏奥运火炬传递,达到他们分裂祖国的阴谋。请用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5)今天的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请你说说亚欧大陆桥的意义?
            • 6. “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以下不属于“自西来的佳种”是(  )
              A.葡萄、石榴
              B.核桃、苜蓿
              C.良种马
              D.水稻、小麦
            • 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汉方闻此言,欲通使,(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其地形所有,语皆在《西域传》.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天子拜骞为中郎将,至乌孙,遣副使使大宛、康居、月氏、大夏,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摘编自班固《汉书•张骞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及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骞的历史贡献。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今天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管理。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汉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
              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丝路架构的市场与19世纪中期的世界市场的区别。
            • 9. 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假如你是西域某国负责接待张骞的大臣,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看张骞等人口渴难耐,派人呈上葡萄、石榴等水果
              B.为张骞等人送来丝绸衣服以供换洗
              C.饭后请张骞等人欣赏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
              D.离别时将汗血宝马送给张骞
            • 10. 阅读下列材料: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既不是中国人兴建的,也不是中国人推行的,而是境外对中国的丝绸有需要,才形成了丝绸之路。 所以查中国的古籍,是找不到“丝绸之路”这个词的。1860年前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到中亚考察,提出“丝绸之路”概念。 他结合考察情况,又对照中国历史,提出约在公元前二世纪,存在着这样一条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不是为了贸易。 当时汉武帝为了打败匈奴,他想派张骞去现在的阿富汗一带去跟大月氏联系,大月氏本来在燕山这一带的,后来是被匈奴赶过去的,跟匈奴有世仇,因此汉武帝希望能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但张骞被匈奴扣住了,一呆呆了十年,后来逃脱,来到大夏,找到了大月氏。 但大月氏已熟悉了这里的生活,不想再打仗了。这时,汉朝已经打败了匈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带了很多人,浩浩荡荡,也带上了中国的丝绸、金银财宝,沿途散给这些小国,巩固汉朝对这些小国的影响。 后来中亚、西
              亚的人发现丝绸是好东西,然后把丝绸带到了罗马帝国。 罗马那边有钱,但没有丝绸,所以有非常强大的需求。 因为丝绸适合长途贩运,并且利润高,所以李希霍芬把这条路命名为丝绸之路。 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为了贸易和利润开辟过这条路。在这之后,每当有战乱,或者西方的需求变小了时,这条路也就不通了。 因此从有了这条路后,往往是通的时间短,断的时间长。 因为当时的自然条件恶劣,而运输代价是很高
              的。 到了安史之乱,唐朝从中亚节节败退,一直退到长安附近,丝绸之路基本上不存在了,变成了中亚内部的一条路。而这时,阿拉伯人掌握了航海技术,到了广州、宁波这些地方。 海运一通,丝绸之路的价值就没有了,因为海上运输量大,除了丝绸,还增加了茶叶、陶瓷等日用品。 所以丝绸之路并不是始终都有那么多的价值。
              ---葛剑雄谈丝绸之路
                  概括丝绸之路兴起和衰败的原因,并为搞好“一路一带”建设献一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