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以上条款的出现不会早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2. 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据此可知(  )
              A.这一现象出现在十九世纪中期
              B.如果外国人寻畔滋事,地方官可以裁办
              C.中国内地实现向外国人的全面开放
              D.请地方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3. 清政府早在1815年就制定《查禁鸦片烟章程》,规定对于鸦片烟吸食者拟以绞刑,但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虽在力查,全国却没有一位鸦片吸食者被执行死刑,由此可见造成这种状况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英国政府极力庇护对华的鸦片走私,劝诱中国官员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B.贩卖鸦片集团、受贿不法官员、各级行政司法官员重重阻碍有令不行
              C.章程内容中情理与法律失衡,刑罚过重,条款在执行中难以得到有力贯彻
              D.原有的禁烟章程缺失力度,地方机构因此不予执行
            • 4. 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称呼各异。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英法对华远征
              C.第二次英中战争
              D.亚罗号战争
            • 5.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 6.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  )
              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
              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
              C.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
              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
            • 7. “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至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大臣等员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待大英钦差公馆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1858年),天津”。上述材料表明(  )
              A.华夷秩序的传统外交体制解体
              B.列强控制北京,设立使馆区
              C.停止了外国领事的司法裁判权
              D.于北京设租界,由各国共管
            • 8. 下表列举了清代某一机构的结构及大致分工。据此判断该机构是(  )
              股别主办国家主办其他事务
              英国股英、奥通商、海关、税务
              法国股法、荷、西、巴西传教事务、各处招工
              俄国股俄、日陆路通商、边防、边界、庆典、礼宾、有关官吏的人事行政和考试等
              海防股南北洋海防、长江水师、北洋海军、要塞炮台、制造、学校、电线、铁路、矿务
              A.粤海关
              B.内阁
              C.总理衙门
              D.外务部
            • 9. “续增条约画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均照经准各条所开各口章程比例,画一无别。”以上文字当出自(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 10. 澳大利亚人维杜卡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居住北京达20余年(1897~1920年).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但不包括(  )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B.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C.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誓的照片
              D.五四运动的有关报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