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认为“他对基督教没有做过认真的研究,学了点皮毛,便将这个皮 毛跟中国传统的民间迷信以及落后的中世纪思想结合起来,改变为非驴非马的一个宗教。并以此作为宣传鼓动起义的旗帜。”文中的“他”是指(  )
              A.陈胜
              B.利玛窦
              C.洪秀全
              D.康有为
            • 2. 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
              B.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
              C.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
              D.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 3. 《曾侯致英夷威妥玛》
              1866年,时任英国驻华使馆参赞威妥玛向清政府呈递《新议略论》,指出中外能否长保和好,全看中国能否“内改政治,外笃友谊”。据考证,《曾侯致英夷威妥玛》(注:曾侯即曾国藩)虽系时人伪托而成,但得到较多士大夫呼应。以下为信件的部分内容:
              且足下亦知中外人情有同有不同乎?论通商,中国帝王崇本抑末,贵农贱商。货贾关津之征,所以惩其黩货无厌,而使之重去乡也。通海通番,曩(以往)有例禁。今越数万里重洋,往来贸易,外朝之人,乐至中国,中国之人,不愿至外朝。此情所不同,中外绝异,非可强而致也。至商贾营什一之利,权子母盈余,以畜妻子、养身家,此又人情所同,中外一致,非可歧而视也。自西国与吾国通商,凡可以攘吾之利源、夺吾之利权者,悉载条约,惟恐不尽。西国得矣,中土之人,何所赖乎?……
              然吾中国,从未有不能自主者矣。……仁如尧舜,民之主也;暴如桀纣,民之主也。君臣之际,名分甚严,恩礼甚重。名分严,故君为主;恩礼重,故世戴一主。如使西国民为主、又民共为主的之政行于中国,此大乱之道也。……
              然且谓之不能,……是利有中国之不能自主也,盍亦思中国之不能自主之大不利于西国乎?今者通商、传教之事孰许之?我皇上许之,海内人心固有所不欲也。虽不欲,而上有天子,又有天子命使,与西国使臣共主条约,普天率土,莫敢不遵。此中国能自主之明教大验也。假令天子一诏曰:今日两国条约所载,有不便于尔民者,余一人不能自主,惟尔百性任自为之。……及是时,天下英雄尘蔽而起,既念所主,为患更属西国。
              问题:
              (1)作者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写了这封信?
              (2)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3)你如何看待这封信件?
            • 4.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自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请举一近代反外来侵略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2)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请问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标志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历史结束的事件是什么?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怎样的历史新时期?
              (4)综上所述,你认为怎样实现中国梦。
            • 5. 历史学家徐中约指出:“在太平天国之后,湘军和淮军的官佐因功而擢升至重要职位,从前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现在落入了汉人之手。……外省大员在国是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势力强大的巡抚和总督时时会摆脱中央政府自行其是”。作者所阐述的核心意思是(  )
              A.清政府权力的转移有利于社会进步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C.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满族贵族统治的瓦解
              D.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移到汉人
            • 6. 有学者评论:“其(太平天国)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文中的宗教是指(  )
              A.儒家学说
              B.黄老思想
              C.拜上帝会
              D.基督教
            • 7.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是指(  )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大门
              C.义和团运动和列强瓜分中国
              D.太平天国运动与西方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8. 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价值标准可以归结为四条: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暴力革命、反对列强侵略、反对封建主义。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时符合这四项标准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 9. 1851年与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在中国历史上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
              A.都是在西方启蒙思想影响下发生的
              B.都缺乏先进的领导阶级和革命纲领
              C.发动者都曾用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D.都主张推翻清朝并变革封建土地制度
            • 10. 有学者认为:“‘向西方学习’,必须适应和结合实际才有作用,洪秀全在中国近代史上开创了这样的范例。”洪秀全所开创的“范例”应该是指(  )
              A.发展资本主义与反封建相结合
              B.社会改革与平均主义相结合
              C.基督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
              D.军事斗争与政权建设相结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