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探求中国梦】
              材料:2013年3月17日上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简洁、务实的讲话,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是“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他说“中国梦”首先是自强梦,它浓缩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民族理想和抱负,是这个古老的东方巨龙不再蒙受欺辱、昂首前行的“自强梦“;他还说,“中国梦就是民族梦、复兴梦,归根结底是人民梦。”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唯有实干,方能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请回答:
              (1)[自强梦]中国近代史上,为了实现民族的“自强梦”,许多仁人志士在经济、政治、思想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其中经济上的探索是什么?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如何?思想上的探索始于什么事件?
              (2)[民族梦]中国的“民族梦”直到哪个事件之后才算真正实现?
              (3)[复兴梦]为了中国的“复兴梦”,中华民族涌现了无数英雄模范人物,干就了许多复兴事业。试举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二例。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共中央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4)[人民梦]为了实现中华儿女的梦想,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哪些时代精神?
            • 2.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涌现出一大批重要的历史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他们如灿烂的星辰,映照着中国历史的天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2)简要概括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主要历史贡献。
              (3)中共十一届三全会之后,邓小平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哪些重大理论贡献。
            • 3.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华夏儿女的共同梦想。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虽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救国之梦】
              “以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一百年前孙中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摘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中“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是指什么?有何进步意义?
              (2)孙中山领导的“推翻封建帝制……”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他实现“救国之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强国之梦】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让中国人站起来了;而挽救社会主义的邓小平找到一条国强民富的道路。                                 --摘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3)标志着“中国人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毛泽东等共产党人”探索出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为实现“强国之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找到的一条国强民富的道路”是指什么?
              【实现中国梦】
              (5)以上史实对我们最终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 4. 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人民收获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丰硕成果,感受着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变化。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阅读图l,说一说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图2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简述图3中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中共十四大提出了什么重大理论?从我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及成就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5. 100年前的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起点,而9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某历史兴趣小组以“百年中国(1911~2011)、百年巨变”为主题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解决问题。
              步骤一:活动探究
              活动Ⅰ:对新旧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究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中国哪两个政党的革命纲领?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党的奋斗目标有何本质不同?
              活动Ⅱ:对新旧民主革命意义的探究
              材料三:“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辫子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1912年3月5日的《时报》
              材料四:“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
              --毛泽东在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和依据。
              (5)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两种不同结果中,你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 6. 近代化(现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成为现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其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著名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越出旧轨的趋向”。
              材料二:《公车上书》:“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戊戌变法,首在裁官。京城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
              材料三:“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民族主义核心内容),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政体,实行共和。” ┅┅为了不使少数人垄断国民财富,提出平均地权办法:核定地价,照价纳税,涨价归公。1912年2月清帝退位,清朝统治结束,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临终嘱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曾国藩的主张。史学家陈旭麓评价洋务运动时指出“洋务派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越出旧轨的趋向”,请你指出洋务运动“越出旧轨的趋势”的表现。
              (2)材料二《公车上书》最核心主张是什么?导致“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改革举措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中革命派提出的主张,你认为哪些主张得以实现?清朝统治结束,为什么孙中山临终嘱托却说“革命尚未成功”?
              (4)为捍卫辛亥革命果实,实现民族独立、富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完成这一任务的?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总统誓词: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 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谨之,以忠于国, 为众服务。至专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文
              材料二:1912年3月10日下午3时,袁世凯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宣读誓词说:“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祈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蔡元培代表参议院接受誓文并代表孙中山致祝词。袁在答词中再次表示:“世凯衰朽,不能胜总统之任,猥承孙大总统推荐,五大族推戴,重以参议院公举,固辞不获,勉承斯乏。愿竭心力,为五大民族造幸福,使中华民国成强大之国家。”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于1912年3月11日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材料四:“┅┅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顺利进行。┅┅┅现在我们的经济管理体制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应该让地方和企业、生产队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在管理制度上,当前要特别注意加强责任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的讲话节选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的“大总统誓词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有人据此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你认为其成功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中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里承诺“格守宪法,拥护共和,造福五大民族”,后来袁世凯兑现了这一承诺吗?举例说明。
              (3)材料三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孙中山建立的“中华民国”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4)材料四中邓小平阐述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后来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道路和思想体系,这里“道路”和“思想体系”指的是什么?从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身上体现的共同品质是什么?
            • 8. 2009年“十一”上映的《建国大业》成为献礼国庆60周年的经典收藏影片,其剧情讲述的是1945年到1949年间的风云岁月。2011年“七一”上映的《建党大业》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佳作。其剧情讲述的是1917年十月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电影让你重回到那个久违的年代,再次感受民主革命历程艰辛。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影片《建党大业》的剧情,指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
              (2)假设要拍摄影片《建党大业》中共“一大”召开的场景应该选择哪个城市最为理想?
              (3)影片《建国大业》着重介绍了发生在重庆、北平(北京)的重大事件。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事件的名称?
              (4)两部影片承载了中国共产党28年的奋斗历程,你从中能获得哪些感悟?。
            • 9. 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让中国人感到扬眉吐气的日子,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今天有不少节日都与历史事件有关。例如10月1日是我们的国庆节,它来源于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2)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巩固政权的措施有哪些?
              (3)学习了近代以来中国为取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浴血奋斗的历史,你有何感受?
            • 10. 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转折时期的三幅历史图片。同学们发现从图1到周2,从图2到图3,从图3到现在,经历了三个30年,每个30年都具有不同的历史任务和时代特征。请你一起参与,共同探究。

              (1)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为什么说具有历史转折作用?
              (2)请指出从图一到图二,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为实现这一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从图三至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利益于这次会议的哪一伟大决策?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