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苏联改革30年,无处纪念只有祭》:回顾上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改革新概念迭出,所提愿景振奋人心。而中国改革显得就事论事,冲击力不足;苏联有“500天计划”改革方案,而中国长用改革的目标也只是“小康”;当苏联人期待一步跨进西方式发达杜会的时候,中国“慢腾腾”地提出改革要分三步走,继续强调自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该则材料强调改革需要(  )
              A.对原有体制全面突破
              B.有远大的愿景和目标
              C.循序渐进、尊重规律
              D.特别关注民众的诉求
            • 2. 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不能反映出(  )
              时期主题词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一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
              “一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一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一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一五”(2001-2005)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不断加快
              B.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日益成熟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完善
              D.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
            • 3. (2015春•滨州期末)1979年3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建台以来的第一条商业广告--国产幸福可乐;同时美国也宣布可口可乐将重返中国大陆市场。以下对材料理解最正确的是(  )
              A.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
              B.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民族工业因此受到冲击
              D.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 4.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定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但此时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由县委讨论,最后由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中有可能正确的是(  )
              ①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写有可能是虚构史实
              ②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
              ③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
              ④“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已经在逐渐地解放。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5. 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油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分别发生在(  )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B.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
              C.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
              D.苏俄实行战争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 6.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们党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领导人民谱写了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当时“国内外发展大局”应该包括(  )
              ①两极格局下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②美苏结束了“冷战”状态,两国关系趋向缓和
              ③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合理国际经济新秩序         ④文革结束后全国人民渴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7.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  )
              A.经济建设
              B.社会主义改造
              C.阶级斗争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8. 1992年,邓小平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介绍到:“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能让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在极短时间内来个180度大转弯,就如同让航空母舰在硬币上转圈,难以置信。”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实现了香港顺利回归
              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 9. 新中国由“旧四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向“新四大件(彩电、洗衣机、电视机、录音机)”再到“手机、电脑、汽车、住房”等消费热点的转变,这说明了经济发展最终反映在(  )
              A.生产力的发展
              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综合国力的提高
              D.社会财富的增长
            • 10. 2012年11月29日,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新当选的政治局常委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用三句诗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未来: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并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以下不能反映出“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设“五位一体”的美丽中国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坚持推进改革开放、走共同富裕道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