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国是正在崛起的大国,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关系。 阅读以下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1950年6 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帜武装干涉朝鲜,并公然入侵台湾海峡,把战火烧到了中国东北边境。
              材料二   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材料三 “历史性的握手”如图。
              (1)由材料一材料二可知,中美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要使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美国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次事件之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
              (3)中美何时正式建交?在中美建交以及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
            • 2. 对联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有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给付对联:
              对联一: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对联二: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
              对联三: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对联四: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
              对联五: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
              对联六: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请回答:
              (1)宣告“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这种局面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据对联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桥梁工程建设方面有何重大成就?三大改造何时基本完成?对联三是湖北某农户1980年张贴的春联,哪一政策的实施使春联中相对富裕现象的出现?
              (3)对联四反映了建国后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项基本政治制度?对联五体现我国怎样的对台(台湾)基本方针?
            • 3. 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与他国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概括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同”和“异”分别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求同存异”的方针对这次会议和新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
            • 4. 冷战的盒子
                 战后以来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美苏冷战“分割”了世界,但冷战只是这个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
                                                                                 --乔纳森•雷纳兹《一个被分割的世界:1945年以来的全球史》
              问题:
              (1)列举战后以来发生的不能装在“冷战盒子里”的重大事件。
              (2)为什么说“二战后冷战只是这个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
            • 5. 史上一个重要会议的召开,往往会改变一段历史的发展进程、会成就一番丰功伟绩、也许还会……
              【抗争之会】
              材料一: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日、中等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条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给予中国完全无阻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的巩固之政府”;“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1)条约中提出的机会均等原则对中国有何影响?
              【臭名昭著之会】
              材料二: “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考虑到苏台德领土割让给德国在原则上已达成协议 ……自1938年10月1日起,德国军队将分阶段占领德意志人(数量上)占优势的领土……”
              (2)根据材料说说这是什么会议?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团结之会】
              材料三:1942年1月,美英中苏等26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署宣言。《宣言》指出:“(一)每一个政府各自保证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个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3)本次会议之后,建立了一个什么组织来共同抵御法西斯的侵略? 
              【建交之会】
              材料四: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中国总理周恩来的邀请访华。中美两国政府于2月27召开会议并签署《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并于28日发表。
              (4)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发动了一场什么战争企图把新生的中国政权扼杀在摇篮当中?1972年中美在上海召开会议并签署《联合公报》又有何意义?
            • 6. 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两国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人类共同发展负有重要责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材料二:

              --朱成虎、赵子聿等著 《当代美国军事》
              材料三:近年来中关关系大事摘录
              2001年4月1日,美国海军侦察机在中国海南沿海空域撞毁我军用飞机,导致飞行员王伟失踪。我国政府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2001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2010年1月29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出售总值达64亿美元的武器,中国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2013年4月13日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时强调:中美要探索构建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材料四:中美交往史已经深刻地揭示: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外交部新闻司参赞鲁世巍:总的来看,中芙关系的新定位突出了伙伴内涵,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可以超越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成为新时期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是怎样的?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A阶段美国军费上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图中B阶段美国对华政策有何变化?其标志性的文件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态势?你认为中美之间 “敏感问题”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四,放眼未来,你设想中美两国应构建一种怎样的外交关系?
              (4)结合材料,你认为今后中美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 7. 合作是现代社会倡导的基本理念,友善的合作能够实现双赢,正当的国际合作能促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但不是所有的国际合作都能在历史上留下光彩的一笔,对比近现代的众多国际合作,我们会有很多思考和感悟。结合材料与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私己同盟酿灾祸】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之间的争斗酿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请写出以德国为核心的军事集团的名称。
              (2)“三国轴心军事同盟”中德日两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北约和华约”的对峙最终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正义携手度危机】

              (4)上述图片中《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雅尔塔三巨头”聚会后紧接着又诞生了哪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
              【积极合作成趋势】

              (6)上述图片分别是当今世界两个重要的国际组织的图标,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学习感悟得真谛】
              (7)最近,朝鲜半岛危机、中日钓鱼岛争端、菲律宾枪杀台湾渔民,中印边界对峙等问题持续紧张,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你觉得当今世界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遵循什么原则?
              (8)二战后,随着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逐渐形成的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是什么?
            • 8. 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因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
              --袁明《国际关系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坦率地说,如果不是以恶制恶而是耐心地与之抗争,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威胁、暴力和伤害一类问题。”
              --甘地
              (2)材料二中甘地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它对当时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这种思想主张在当今解决国际问题方面有何现实意义?
              材料三  我们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国际争端,世界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胡锦涛在法国国民议会的演讲
              (3)邓小平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提出了什么政策?它是新中国哪一外交原则的运用和发展?
            • 9. 中国外交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为材料一中图一漫画写一句主题词。 图二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三:中印两国的谈判在今天……我们说过要在一九五三年开始这一谈判,现在实现了。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
              --《周恩来选集》下卷
              (2)材料二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在材料三中周总理首次提出了什么原则?它的提出有何意义?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政府实行二十多年“遏止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加之美国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使美国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同样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驻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1》
              (3)根据材料四分析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的改善产生的影响。
              材料五:1990年-2006年,中国累计参加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2000年出席联合固千年首脑会议;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有何新发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