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述]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勇于创新,对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规则Ⅰ寻求自然事物的原因,不得超出真实并足以解释其现象者。……
              规则Ⅲ物体的性质,它们既不能被增强又不能被减弱,并且属于所能做的实验中所有物体的,应被认为是物体的普遍性质。……
              规则Ⅳ在实验哲学中,由现象归纳得出的命题,在其他现象使这些命题更加精确或出现例外之前,都应被视为完全正确或基本正确的,而不管相反的假设。……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材料二 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性从上帝重新回归到人本身。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性”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自然本性。……到17、18世纪,英国知识界围绕三个重大思想主题进行了知识体系创新。这三个思想主题是:第一,宇宙和物质世界的本质和支配法则是什么?第二,作为人类社会核心组织的国家和政府的起源、范围和目的是什么?第三,人类知识的起源、范围和限度是什么?
              --摘编自邓云清《思想的时代--牛顿、洛克的思想及其生成》
                  材料三 科学技术除了是对客观世界的系统认识,是正确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之外,同时也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石,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路甬祥《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及其时代特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的创新成就。
              (2)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以牛顿为代表的英国科学家深度诠释的思想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文化两个角度,分析英国知识界“三个思想主题”生成的原因。
              (3)据材料三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创新成果的历史影响。
            • 2. 英国最早确立了宪政,以议会改革为标志的民主进程却历经了两个多世纪,最终实现了其宪政的高度民主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留给我国宪政的最重要的不足,就是代表权的不平等。……一个国家的立法机关中的代表权是宪政自由的根基,也是合法政府的根基,没有它,政府等同于暴君。……因此,凡是热爱祖国,感激“光荣革命”的人,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精诚团结,努力使之得到改革。
              --[英]理查德•普赖斯《关于爱国的演说》(1789年11月)
              材料二  (根据1832年议会改革法)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取消市镇人口在2000人以下
              的111席,减少市镇人口2000--4000人的30个选区的议席各1席,……这些议席(重新)分配情况为:……另将65席授予新兴的工业城市,有22个大城市各得2席,21 个中等城市各得1 席。……1833年,新议会法实行后的第一次议会选举结果表明:总人口超过1044万的英国各郡选区选出了189名议员,而人口只有581.6万的城镇选区却选出了364名议员。……在1833年新议会中,贵族子弟仍有217人,全部或部分代表地主利益的议员共有444人。
              --张怀印《十九世纪英国宪政改革研究》
              材料三
              《1867年人民代表制度法案》规定:有一定资产的成年男子(21岁)获得选举权。
              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
              1918年议会通过《国民参政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国民参政(男女选举平等)法》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1948年《人民代表法》取消了1918、1928年两法中关于有产者投票权的限定。
              1969年《人民代表法》规定十八岁以上男女公民都有选举权。
              --据钱乘旦《英国通史》整理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光荣革命”的不满及其要求。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下院议席调整的主要依据,并分析1833年英国下院议员来源变化的主要原因。它有没有完全解决普赖斯的不满?为什么?
              (3)据材料二、三,指出英国下院代表权在19--20世纪呈现的变化趋势。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英国宪政演变的特点,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 3.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威廉很顺利地到达伦敦,詹姆士逃跑了。议会随之发表文告宣布:查理二世擅离职守,由玛丽和威廉共同入主英国。历史上称这次不流血的政变为“光荣革命”。
              (1)据材料一,文告颁布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逐步取消了“腐败选区”的议席,新兴的工业城市增加了相应的议席;扩大了选举权,降低选民财产资格,并取消由上院提名下院成员的权力;工商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席位增加了,选举制度民主化的进程加速了。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民主化发展的趋势及原因。
            • 4. 民主政治的建立,充满了斗争和妥协,体现出政治家的睿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继承妥协传统,请以17世纪晚期的英国和18世纪晚期的美国史实为例加以说明。。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法国在1870年以前要用暴力方式而非妥协方式的原因。材料二中“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民主政治”的经济因素。
                 材料三  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但近年已有人对这场“大妥协”做出不同的评价。如学者喻大华即指出,《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料料四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
              一一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南方提出妥协的积极意义。 概括材料四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认为中世纪曾是“黑暗时代”,但在15世纪的某一时期,黑暗终于消失了,欧洲苏醒了,涤除了污垢,又开始了思考和创造,……欧洲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的结构,已在世界上所有其他文明当中占有决定性的优势。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16-19世纪早期所形成的是以欧洲体系为骨架的世界体系,还不具有充分的世界性,以战争与革命为基本特征的20世纪上半叶是该体系的解构过程,而恰恰在这一解构性运动中,世界历史的整体性进一步增强了,到20世纪末基本完成了地域性世界向整体世界历史的转变。
              (1)依据材料一,分析欧洲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的“决定性优势”。
              (2)试举政治经济两方面的事例说明16-19世纪的早期所形成的世界体系,还不具有充分的世界性?
              (3)20世纪末基本促成地域性世界向整体世界转变的因素有哪些?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范文澜曾提出,在西方,民族和民族国家固然是随着资本主义兴起而形成的,但在中国,“自秦汉起,汉族已经是一个相当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自北宋起,全国范围内经济联系性加强了,这个共同体也更趋于稳定”。
              --胡逢祥《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 民族国家的观念是在新兴的资产阶级以“全民族“代表自居,先后颠覆了神权与君权,使人由原先的宗教信徒、王朝臣民变成了 “民权国家”的公民之后才出现的。
              --房宁《民族主义思潮》       材料三  抗日战争作为现代中国人的共同的经脸将会成为一个永恒的亊件,因为它超越了种族、阶级、阶层,性别,以及立场、权力和财富。所以,许多历史可以用各种方式描述,许多历史人物甚至可以用黑色幽默或“无厘头”的方法来表现,对政治也可以玩世不恭,但唯独对“抗日战争”必须以统一的中华民族所内在规定的甚至是超越法律的方式加以尊敬。
              -徐迅《民族主义》(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古代中国早在秦汉时代华夏民族已经形成的观点。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16-17世纪的英吉利民族怎样“先后颠覆了神权与君权”,成为一个政治共同体的。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在使中华民族由-个血缘共同体转变成为一个政治共同体方面起到的作用。
            • 7. 古往今来,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相互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和图二

              (1)请写出材料一的两示意图分别体现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方面分析这两种政治体制的成因。
                  材料二  ……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2)材料二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的原因及其影响。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材料四  从1763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给了欧洲扩张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欧洲的扩张对世界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五: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 5世纪,在1 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 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
              (5)依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能主导世界的主要因素。
              (6)综合上述,简要阐释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的相互关系。
            •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款  ……朕以朕本人及万世后代的名义许给本国一切自由人下述之一切自由,许其及其后代从朕及朕后代处保有如下自由。
              第十四款  凡在上述征收范围之外,余等如欲征收贡金与免役税,应用加盖印信之诏书致送各大主教、住持、伯爵与男爵指明时间与地点召集会议,以期获得全国公意。
              第三十九款  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自由大宪章》(1215年国王约翰在被贵族打败后签署)材料二  斯图亚特王朝(1603-1649年)时的君主詹姆士一世认为“国王不仅是上帝在人间的副手……而且他还被上帝自己叫做神”,继者其子查理一世更有过之而无不及,1629年悍然解散议会,开始了长达11年之久的无议会统治。……1642年1月,他对议会动武了,他带领几百个武装扈从闯进议会,要逮捕议会反对派的领袖。是国王先向人民开战,于是人民站出来保护议会。内战爆发……1649年,当国王被彻底战胜时,议会通过决议说:“在上帝之下,人民是一切正当权力的来源;在议会里集会的英国下议院是人民选出并代表人民的,在本国有最高的权力……”
              --刘祚昌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卷上》材料三 第一款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通过)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任期不得超过三年。
              --《三年法》(1694年议会通过)第一款 当今国王无嗣,死后其位由安妮公主继位,安妮公主无嗣,死后其位由詹姆士一世的孙女、已故波希米王后的女儿,汉诺威选候索菲亚公主及其信仰新教的后裔继承……
              第四款 ……凡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及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
              --《王位继承法》(1701年议会通过)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13世纪时英国君权的特征,并指出其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指出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国王是怎样认识并维护君权的,其根本目的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内战后英国政治思想有了哪些新发展?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个法案得以通过的政治前提。概括指出从材料一、二到材料三中英国国家权力中心变化的主要趋势。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特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