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 在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中•先进人们的政治理念深受理想主义和激进观念的影响,鄙薄经验主义的点滴改良.他们没有意识到激进的理想主义的革命力量在掌握实际权力后很容易蜕变为少数人的专制.正像《大国崛起》告诉我们的,英国人从17世纪40年代革命后国会军将领克伦威尔以暴易暴、实行军事独裁中汲取了教训,接弃暴力革命的方式,选择用和平的渐进改革推进社会进步.
              材料二 实行什么样的民主制度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1789和民主的真正实现.从世界各国的历史看,民主政治制度大体上有两种类型:一类是l789年法国大革命后雅各宾专政时期(1792-1794年)实行的“激进的人民民主”或“直接民主”体制;另一类则是英国在1688年之后逐渐建立起来宪政民主制度.雅各宾专政后法国陷于社会动乱之中将近一个世纪.当它在l9世纪70年代重新建立宪政秩序时,英国已经开始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都遥遥领先于法国.后一种体制不承认任何至高无上、不受约束的权力,而是用一整套制衡机制保证公共权力不会被滥用和确保个人自由和宪法权利不圣侵犯.
              --《从<大国崛起>看各国富强之道》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出中国人在“激进的理想主义的革命”和“经验主义的点滴改良之间激烈论战的一个突出事例,井运用史实说明英国是如何“摈弃暴力革命的方式,选择用和平的渐进改革推进社会进步”的.
              (2)指出材料二中作者对两种民主政治制度的倾向及理由.
            • 2. 辛亥革命既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也是史学研究关注的重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的政治改革使地方政治人物的参政热情日益高涨,同时经济新政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欲,促进了兴办实业的浪潮。但清政府在铸币、路权上的新政举措却使地方相关群体十分不满……辛亥革命要在全国取得成功,单靠孙中山深刻的革命思想和他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起义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大背景的配合,而清末新政在教育与舆论等方面的改革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环境。
              --郭世佑《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材料二“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文录》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
              材料三  法学教授高全喜谈道:“清帝不是逊位给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是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这是它与中国传统禅让的不同之处。”
              --《立宪时刻》
              (3)有人将《清帝逊位诏书》看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论断的,请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四“文革”结束后,辛亥革命史研究重新步入正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得出如下的一些认识。在政治史方面,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在思想文化史方面,辛亥革命则是一场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在经济史方面,辛亥革命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在社会史方面,辛亥革命造成20世纪初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刻剧变,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进步;革命史方面,辛亥革命是承前启后的革命分水岭;在民族史方面,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在中国史方面,辛亥革命埋葬了封建帝制,推动了近代化进程,……在世界史方面,“辛亥革命在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摘编自《走出辛亥革命评价问题的困境》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文革”后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体现了哪些史观?并说明影响史学研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威廉很顺利地到达伦敦,詹姆士逃跑了。议会随之发表文告宣布:查理二世擅离职守,由玛丽和威廉共同入主英国。历史上称这次不流血的政变为“光荣革命”。
              (l)据材料一,文告颁布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逐步取消了“腐败选区”的议席,新兴的工业城市增加了相应的议席;扩大了选举权,降低选民财产资格,并取消由上院提名下院成员的权利;工商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席位增加了,选举制度民主化的进程加速了。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民主化发展的趋势及原因。
            • 4. “革”字有变革、更改之意。从19 世纪后期开始到整个20 世纪的中国,“革命”“改革”等词频繁出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Revolution者,若转轮然,从根柢处掀翻之,而别造一新世界。
              --梁启超《释革》(1903年)材料二   世界上有了这样大的变动(一战后,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像英国那样素以“无血革命”自夸的国民,又想拿出他们宪政的天才来顺应这种世变,求得一个无血的社会革命。
              --李大钊《战后之世界潮流--有血的社会革命与无血的社会革命》材料三   傅斯年提出……所谓“近代意义”的革命,“不只政治革命,应该概括一切社会的、文艺的、思想的改革而言”。
              --罗志田《与改良相通的近代中国“大革命”》材料四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我们在确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意识到会有这样的风险。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
              --1985年邓小平会见日本自由民主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的谈话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别造一新世界”,你是否同意其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二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无血革命”是指哪一事件?称其为“革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20世纪第二个十年“文艺的、思想的改革”分别有哪些?
              (4)阅读材料四,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革命”一词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逐渐淡出,而“发展”一词频繁出现,请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国际大背景。
            • 5.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
              --居瑢《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  外在自由和政治自由和内心自由,这些贵族精神的传统,在英国贵族那里通过与国王的抗争,保存了下来。
              --许纪霖《平民时代的贵族精神》
                  材料三  看民国风景,有历史、有人物、有景观、有文争武斗、有生活方式,归根结底,是生活方式。思想激变,生活方式亦随之激变。这是一段“过激”的历史,人人慨当以慷、个个向死而生。民国人的精神、气节、面貌、习性、礼仪,因之而带有“民国范儿”。
              --新周刊330期《陈丹青民国答问录》
              (1)“魏晋风度”在思想、书法、绘画方面是如何体现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民主法制发展的角度,简述1640-1720年代英国贵族为了追求自由同国王进行了怎样的抗争?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民国范儿”产生的时代背景。
              (4)通过以上探究,谈谈你对“魏晋风度”、“贵族精神”和“民国范儿”的认识。
            • 6. 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开展“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主题学习和探究活动。
              探究问题一:中国古代的邮驿制度
              从汉唐以来,一直是“邮”负责传递公文,它是一种通信组织,而“驿”实际上是只负责提供各种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并兼有招待所性质的组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规定:“非军国重事不许给驿”。“驿传所以传命而达四方之政,故虽殊方绝域不可无也。”清代在西藏也设立了邮驿机构,称作“塘”。可见东北和西北地方邮驿的开拓也受到重视,邮驿网几近通达全国。
              (1)根据材料指出古代邮驿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说明其积极作用。
              探究问题二:西方近代的法律文献

              (2)请结合所学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概述此文献颁布的背景与影响。
              探究问题三:中国近代的交通运输
              近代中国交通大事件简表
              时  间大 事 记备  注
              19世纪30、40年代出现海上运输蒸汽汽船      英国人经营
              1872年轮船招商局购置蒸汽机船,且开始航行于海上和内河航线李鸿章主办
              1876年淞沪铁路开通不久拆毁英国商人经办
              1881年唐胥铁路修建通车李鸿章主办
              1895-1911年西方列强在在中国修筑铁路九千多里, 并控制94%
              1902年汽车初见于上海国外购进
              1908年广西省龙州到那堪的公路修筑清政府出资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詹天佑主持完成
              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和天津之间载运旅客的航空北洋政府出资
              (3)阅读上表划分近代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历史阶段。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的原因。
              探究问题四:现代中国的发展建设
              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多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一种观点: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
              (4)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论。(要求史论结合,推理严谨,表达准确。)
            • 7. 英国崛起
              英国崛起的进程是从16世纪开始的,直到19世纪,每个世纪都有其突出特征,使近代英国的历史节奏好像是以世纪为单位:16世纪社会和经济的变动首先迈步,推动着17世纪政治和思想改造,反过来又促进18世纪的经济“起飞”,带来社会的深刻变革,19世纪英国进入最辉煌时代。近代英国崛起的历程,似乎在验证着某种历史规律性。
              --《大国衰落之鉴》262问题
              (1)推动16世纪英国社会和经济变动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2)17世纪英国的政治和思想改造主要表现在哪里?
              (3)19世纪英国主要创造了哪些辉煌的成就?
              (4)近代英国崛起的历程,你认为验证着怎样的历史规律性?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留下的最深刻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
              --钱乘且《英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分别指什么?其形成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材料二  1781年,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美国军民打败了最后一支英国殖民军队,赢得了国家独立。华盛顿本人也获得了崇高的威望。当时,有人写信给华盛顿,认为美国也应该像其他国家一样设一个国王,并鼓励他当美国国王,但这一提议遭到华盛顿的严辞拒绝。他说:“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彻底实行共和政体,如果不能遵循这一原则,试图采用其他政体,就是叛逆。”
              --高中历史课本•人教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坚持共和政体的原因。
              材料三  史学界对辛亥革命发生的价值和共和政体的选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观点一:时至二十世纪初年,大清帝国害了癌症,气数已尽,非垮不可了。“墙倒众人推”!众人推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方法也完全相同。只是你推你的、我推我的罢了--这便是满清末年,中国革命运动的形式和性质。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观点二:“君主立完比民主共和更符合国情”,“搞君主立宪会更好些,政治局面会更稳定持久”、“辛亥革命是激进主义思想的产物”,“革命”在中国不一定就是好事情,辛亥革命是造成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3)请对上述某个观点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史论结合。)
            • 9. 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 10. 思想家柏克描述了两种不同的自由观念:一种是“狂野的瓦斯,固定的气体”其释放出来的最终结果需要到“最初的激荡略微平静下来,等到溶液澄清,直到看到某种要比表面浑浊的泡沫动荡更深一层的东西时才能判断。”另一种自由是一种高贵的、由继承而来的自由,“它带有一种堂皇动人的面貌,有一部家谱和显赫的祖先们,这是一种合理的而有气概的自由。”对这两种自由的追求分别是指(  )
              A.法国大革命、“光荣革命”
              B.北美独立战争、英国议会改革
              C.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
              D.俄国十月革命、辛亥革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