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项国家战略。
              1930年美国出台史慕德--哈利关税法案,大幅提高进口税率至53%,但并未成功解决美国面临的困境。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对外贸易区法案”,提出的非歧视最惠国原则,后来成为1947年G ATT的基本原则。美国所具有的强大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及借欧洲复兴推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大大推动了美国实力的增长及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摘引自戴军《自由贸易理论对美国外贸政策的影响及简评》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四十年代美国是怎样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马歇尔强调,如无大量额外的援助,欧洲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美国的责任“应该尽其所能,帮助欧洲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这个演说发表后,很快被舆论界称之为“马歇尔计划”。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公开赞扬马歇尔演说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之一”,并呼吁美、英、法三国联合起来。法国总统奥利奥尔向新闻界透露,法国准备“毫不迟疑”地参加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册第55页
              材料二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法国决定在欧洲建设以及同联邦德国建立伙伴关系方面,采取“第一个决定性行动”。舒曼在他宣读的一项声明中指出:“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就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德、法之间的冲突”。他在声明中倡议:“当务之急,是在最短期间内,把法、德两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此即“舒曼计划”。舒曼计划不仅标志着法国对德政策的一大转折,也为日后欧洲走向联合奠定了基础。
              --姚椿龄、杨宇光《舒曼计划及其产生的国际背景》
              材料三   1964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正式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同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同时公布关于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并互派大使。中法建交公报公布后,美国甚感震惊,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由美国国务卿发表一个声明表示“遗憾”。而戴高乐则于三天后举行一个记者招待会,他非常自信地说:“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地承认世界”,他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
              --摘编自《戴高乐言论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歇尔推行“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何在?西欧国家对此计划持何态度,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舒曼计划与马歇尔计划的作用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戴高乐的预言是否变成现实,试联系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半个世纪以来,欧洲的联合呈何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以谋他们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地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者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当法律制定以后,立法者重新分散,自己也受他们所制定的法律支配;……但是,执行机关却必须经常存在,因为法律具有持续的效力,并且需要经常加以执行和注意,行政机关就应当担此重任。--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  一切特惠或限制的制度,一经完全废除,最明白最单纯的合乎自然的自由的制度就会树立起来。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
              总之,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
              政府基本上只具有三个功能:(1)保护社会免遭其它独立的社会之暴力和入侵的职能;(2)尽可能地保护每个社会成员免受其他社会成员之不正义和压迫的职能;(3)建立和维护特定的公共工程和特定的公共制度的职能。--根据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整理
              材料三  我们盼望有一个建立在四项人类基本自由之上的世界。
              第一是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发表言论和表达意见的自由。
              第二是在全世界任何地方,人人有一自己的方式来崇拜上帝的自由。
              第三是免于匮乏的自由--这种自由,就世界范围来讲,就是一种经济上的融洽关系,它将保证全世界每一个国家的居民都过健全的、和平时期的生活。
              第四是免除恐惧的自由--这种自由,就世界范围来讲,就是世界性的裁减军备,要以一种彻底的方法把它裁减到这样的程度:务使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向全世界任何地区的任何邻国进行武力侵略。
              --富兰克林•罗斯福《国情咨文》(1941年1月)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洛克“自由”思想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思想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自由思想的特点,说明二战后美国如何实践这一自由的。
            • 4. 材料一  俄国人将正式加入国际组织,他们认为在那里有扩张苏联势力或削弱别国权  力的机会。莫斯科对待联合国,并不把它看作是根据各国共同利益和目的而建立的持久稳  定的世界组织,而是把它看作有利于苏联追求上述目标的一个舞台。只要苏联人认为联合  国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就会留在联合国内。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
              电报第511号(节录)(1946年2月22日)
              材料二  1953年,马歇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一位评奖委员说,这是诺贝尔和平奖第  一次被授予一位职业军人,这样做,不是奖励他的军事功绩,而是奖励他为和平事业所做的  工作。他在演讲中说:“对于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一位军人,有相当多的议论。这些议论显  然很能影响其他人,但对我则恐怕就没有什么影响,经常摆在我面前的是写得清清楚楚的战  争费用的分类账目,支撑它的则是墓碑。这一切激励着我去寻找某种途径或方法,以避免另  一场战争灾难。”
              --李辉《封面中国》(1)根据材料一,指出乔治•凯南对苏联加入联合国动机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战后初期联合国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马歇尔“为和平事业所做的工作”。
            •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马歇尔强调,如无大量额外的援助,欧洲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美国的责任“应该尽其所能,帮助欧洲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这个演说发表后,很快被舆论界称之为“马歇尔计划”。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公开赞扬马歇尔演说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之一”,并呼吁美、英、法三国联合起来。法国总统奥利奥尔向新闻界透露,法国准备“毫不迟疑”地参加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册第55页
              【材料二】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法国决定在欧洲建设以及同联邦德国建立伙伴关系方面,采取“第一个决定性行动”。舒曼在他宣读的一项声明中指出:“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就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德、法之间的冲突”。他在声明中倡议:“当务之急,是在最短期间内,把法、德两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此即“舒曼计划”。舒曼计划不仅标志着法国对德政策的一大转折,也为日后欧洲走向联合奠定了基础。
              --姚椿龄、杨宇光《舒曼计划及其产生的国际背景》
              【材料三】1964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正式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同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同时公布关于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并互派大使。中法建交公报公布后,美国甚感震惊,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由美国国务卿发表一个声明表示“遗憾”。而戴高乐则于三天后举行一个记者招待会,他非常自信地说:“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地承认世界”,他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
              --摘编自《戴高乐言论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歇尔推行“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何在?西欧国家对此计划持何态度,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舒曼计划与马歇尔计划的作用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戴高乐的预言是否变成现实,试联系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半个世纪以来,欧洲的联合呈何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 6. 当前对英国声称退出欧盟、希腊退出欧元区的讨论成为热点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史上,欧洲各国有众多的思想者一直在为实现欧洲统一进行理论上的探索。然而,直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血流成河的惨剧之后,欧洲人才痛定思痛,开始脚踏实地,向欧洲统一迈进。
              --2002年1月《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政策设计人员认识到,共产党人正在利用欧洲危机,如果他们进一步得逞,美国安全将会面临严重威胁。不过他们认为,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在于应付共产主义的威胁,而在于恢复欧洲社会的生气和健全经济。换句话说,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
              --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
              材料三  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荚美特殊关系。
              一一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如下:

              (注: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
              --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开始迈向统一的条件。
              (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设计对外援助计划的意图。
              (3)依据材料三指出美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前欧洲局势的认识。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沃勒斯坦在其《现代世界体系》中分析16世纪“欧洲世界经济体”时,提出了“中心国家”、“边缘地区”等概念术语。“中心国家”是指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有优势的国家,“边缘地区”的特征是本土国家很虚弱,包括从根本不存在的国家(指处于殖民地状态)到自立程度很低的国家(即指处于新殖民地状态)。
              (1)依据材料一中的观点,指出19世纪中后期的“中心国家”中最强大的是哪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世界地位确立的原因。
              材料二
              1946年冬,西欧出现了百年未遇的严寒,燃料和粮食严重匮乏。欧洲有几十、上百亿美元的赤字,这对美国经济也构成了真正的威胁。欧洲如果不从美国得到美元就无力购买美货。同时,严重的经济状况又引起社会动乱,法、意、英等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法、意共产党威信空前提高。1948年4月至l 952年6月,4年时间,美国共拨款援欧131.5亿美元,接受这一法案的西欧国家,他们的经济计划应受美国监督,应撤销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税率等。
              --编自段炳麟《世界当代史》
              (2)材料二反映了二战后美国与西欧之间的什么关系?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关系的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2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与西欧之间关系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 8.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二  下面的漫画(画中的Iraq指伊拉克、Afghanistan指阿富汗、Balkan指巴尔干)反映了冷战结束后人们发出的感慨。
                 
                                还是让我回到冷战中去吧!
                  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回答:
              (1)材料一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运用所学知识各举2例论证该观点。
              (2)人们发出材料二中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对冷战哪一方面的评价?
              (3)材料三中“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你认为这种趋势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 9. 二战后至今,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冒险和混乱。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
                  材料二  我们必须认识到,苏联仍然是美国的一个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三  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葫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将在欧洲实施什么政策?简述该政策的实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 “挑战” 美国的力量(列举三项)。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轨迹。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中站着的人是医生,躺着的是病人,医生正在给病人治病,病人身上贴着药片,药片上的“$”是美元的标志。该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与欧洲的关系。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 年内,苏维埃式的共产主义遍及了欧洲11 个国家,所辖人口超过1 亿,……在苏联成功地将其政治和社会制度推广到东欧的时候,西方惶惶不安,人们普遍担心,在1946 年和1947 年,也许希腊、意大利乃至法国都将会先后沦陷。
              --约翰• W • 梅森《冷战(1945-1991)》
              材料三 
              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一九六一年八月十三日凌晨上演。西柏林人一觉醒来,发觉自己等于成为牢中囚徒。东德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柏林围墙日益增强。
              ──亨利•基辛格《大外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美国对欧洲采取的经济措施。这一措施是战后美国什么政策的体现?
              (2)据材料二,分析材料一中美国所推行政策的主要目的。
              (3)结合材料三分析材料一中美国所推行的政策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