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二战结束后,英美等国对华武器禁运。1946年7月29日马歇尔宣布停止向国民政府提供美援,同时,英国也对南京国民政府实施军火禁运,拒绝了南京国民政府购买枪炮子弹、舰炮、飞机机架等请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A.马歇尔计划主要是经济援助而非军事
              B.战后欧美社会反战运动持续高涨
              C.中国人民反帝运动危害西方在华利益
              D.西方经济发展迅速世界市场广阔
            • 2. 德国历史充满着波折与艰辛,狂热与反思伴随着德国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
              (1)请完成下列填空。
              领 域成     就
              古典音乐德国贝多芬为纪念拿破仑•波拿巴而创作的①    
              是其代表作之一。
              科学理论1848年,②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技术变革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③    
              以 ④    为动力,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⑤    
              成功。
              材料二:2014年3月正在日本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9日在东京发表演讲时指出,正视历史在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中尤为重要,正视历史是德国重返国际社会的前提。
              (2)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指出德国在这次战争中所犯的罪行并用史实各举一例说明。请结合史实简要论述国际社会为此作出了哪些努力?
                  材料三:在1949年“杜塞尔多夫文件”中说:“没有……资本的流入,德国人民始终还在怀疑恢复国内经济的可能性。”沿着这一发展模式,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黄永祥《不要忘记德国》
              (3)概括材料三中二战结束后阿登纳时代(1949年当选为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1963年告别政坛)联邦德国经济快速恢复并创造连续十余年持续增长的“德国经济奇迹”的主要原因。
            • 3. 如图为英国政府印发的海报,画面上妇女身上的文字为“一个欧洲”,这个妇女站在两个高跷上,高跷上写着“马歇尔计划”,上方葡萄下的文字意为“更好的生活水准”。由此可知英国政府(  )
              A.希望欧洲各国共同推动联合进程
              B.宣传美国援助对欧洲经济的重要性
              C.积极呼吁西欧国家与美国共同遏制苏联
              D.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英国的阴谋
            • 4. 对同一历史问题进行研究的角度不同,结论就不一样,如以马歇尔计划为对象创作的漫画,1947年美国创作的漫画(图一)和1949年捷克斯洛伐克创作的漫画(图二)就大相径庭。两国对此产生分歧的原因主要包括(  )

              (注:图一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绳子上写着Marshall Plan;图二人物手中和墙上挂着的绳圈上分别写着法国、德国等国家名称)
              ①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
              ②对马歇尔计划内容的理解不全面
              ③两大阵营对峙的影响
              ④东西欧国家发展需求不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5. 有学者认为:“战后西欧各国由于经济凋敝而导致了政局极度动荡,有可能引发赤色革命……这对美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它必然要选择复兴欧洲。”由此美国推行(  )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冷战”政策
              D.“大棒”政策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马歇尔强调,如无大量额外的援助,欧洲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美国的责任“应该尽其所能,帮助欧洲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这个演说发表后,很快被舆论界称之为“马歇尔计划”。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公开赞扬马歇尔演说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之一”,并呼吁美、英、法三国联合起来。法国总统奥利奥尔向新闻界透露,法国准备“毫不迟疑”地参加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册第55页
              材料二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法国决定在欧洲建设以及同联邦德国建立伙伴关系方面,采取“第一个决定性行动”。舒曼在他宣读的一项声明中指出:“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就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德、法之间的冲突”。他在声明中倡议:“当务之急,是在最短期间内,把法、德两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此即“舒曼计划”。舒曼计划不仅标志着法国对德政策的一大转折,也为日后欧洲走向联合奠定了基础。
              --姚椿龄、杨宇光《舒曼计划及其产生的国际背景》
              材料三   1964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正式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同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同时公布关于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并互派大使。中法建交公报公布后,美国甚感震惊,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由美国国务卿发表一个声明表示“遗憾”。而戴高乐则于三天后举行一个记者招待会,他非常自信地说:“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地承认世界”,他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
              --摘编自《戴高乐言论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歇尔推行“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何在?西欧国家对此计划持何态度,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舒曼计划与马歇尔计划的作用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戴高乐的预言是否变成现实,试联系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半个世纪以来,欧洲的联合呈何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 7. 1947年马歇尔发表声明,“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行到我们的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即使不能取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该取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由此可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A.扩大了美国与西欧的矛盾
              B.阻碍了西欧一体化的进程
              C.加速了战后欧洲的分裂
              D.成为了“冷战”开始的标志
            • 8. “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它”的目的不包括(  )
              A.推动西欧的经济复苏与联合
              B.遏制共产主义 ,稳定资本主义
              C.控制西欧
              D.打击苏联,称霸世界
            • 9. 如图是1947年美国的一幅宣传画《制造和平》,漫域反映了(  )
              A.二战后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共同心声
              B.美、欧希望用经济互助来巩固战时同盟
              C.美国企图以发展经济来稳定西方阵营
              D.美国放弃了军事扩张的传统对外政策
            • 10. 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强调“计划”的目标“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因此,“各国共产党如果反对这个计划,就无异站到赞同饥饿、贫困、自暴自弃和混乱的地位上去了”。“从宣传的观点看来”,这样做“对于那些内部有强大共产党的国家来说是很有分量的”。这意味着马歇尔计划(  )
              A.专注于战后各国社会生活的改善
              B.不再注重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
              C.被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接受
              D.较之于以往政策更具有隐蔽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