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           
                                                                                                   --胡锦涛《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实录》
                材料三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四  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1)材料一中的“军事失败”指哪一历史事件?它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2)材料二孙中山为谋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有什么主张和重大实践?
              (3)材料三中“民族独立”的标志是什么?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初期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在工业领域有什么英明举措?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写出为中国改革开放奠定基础的重大会议名称?
              (5)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历史的三次飞跃,你有何感悟?(答出一点即可)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回答:
              (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
              (2)“三十年以来”指什么历史时期?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标志着什么?
              (4)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纪念革命先烈?怎样继承革命事业?
            • 3. 20世纪以来,世界局势风云变化,战争、和平与发展成为回望这个时期历史时期的重要视角。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将它的军队裁剪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数量……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劳合•乔治1919年3月25日的《枫丹白露备忘录》材料二 (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苏联。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援助和扶持下,西欧各国和日本的经济得到逐步恢复……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西欧的逐步联合;而经济实力的提高,也使得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逐渐膨胀,引起亚洲的邻国和不安。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地图册》九年级下册材料四  美国在冷战后无法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性帝国,而其存在本身又构成了其他各主要大国联合制衡的目标。
              --李鑫炜《体系、变革与全球化进程》请回答:
              (1)材料一是劳合•乔治对哪一次国际会议的评价?该会议对哪次国际战争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后来哪位德国元首指挥军队报复了当时的战胜国?
              (2)材料二中的“联合国”建立于何时(具体日期)?丘吉尔“建议的行动”与后来美国推行的什么政策有关?写出开始推行该政策时的美国总统和在该政策影响下形成的国际政治格局。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战后日本和欧洲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写出20世纪60年代,欧洲走向联合建立的国际组织名称。指出这一时期日本的国际经济地位。
              (4)指出材料四反映当今世界形成怎样的政治局面?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20世纪国际局势的变迁,对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启示。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走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争让他们倒下了,/但没有人退却,哪怕是伟人的儿子……
              平静的生活又回到了身边,/但14万年轻的生命消失在滔滔的鸭绿江水中。/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再现那场战争,/只是为了纪念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
              (1)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你认为这个网站的主题是什么?
              (2)“这一群可爱的年轻人”是指什么人?为什么说他们“可爱”?
              (3)你认为这“14万”年轻人的生命牺牲得有价值吗?说出理由。
              (4)你身边有这样可爱的人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
            • 5. 新中国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战火中降生,她承载着全世界1/4人类的百年期待,一个统一、富强、民主的中国,是她给所有中国人的承诺。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她采取了哪些措施?下面我们探究“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探究一 收集资料
              第一组:图片资料
                 
              第二组:文字资料
              资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资料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资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资料四:《协议》共17条,主要内容是: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
              探究二 探究资料
              (1)请你分别写出第一组资料中的四幅图片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2)第二组中资料一是哪一支军队的战歌?资料二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资料三出自哪一部法律?
              (4)资料四的《协议》签订于哪一年?这一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什么?
              探究三探究感悟
              (5)通过以上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6. 追史寻踪
              追寻历史的脚步,探索历史的进程,领悟历史蕴含的哲理。
              【文献综述】
              材料一  一百多年前,辛亥革命爆发,武昌首先爆发起义,汉口、汉阳的新军随之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随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
              材料二   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它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
              (1)材料一中提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是什么?它的建立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举两例)
              【歌中寻史】
              你可记得南湖的红船/你可记得井冈山的烽烟/你可记得遵义的霞光/你可记得窑洞的风寒/苦苦追求 披肝沥胆/旗帜更鲜艳/只为日月清明 阳光灿烂/只为乾坤朗朗 国泰民安你可记得春天的故事/你可记得新时代的画卷/你可听到和谐的歌声/你可听到科学发展的呼唤/继往开来 勇往直前/旗帜更鲜艳/只为天蓝水碧 风清云淡/只为风调雨顺 百姓梦圆
              (3)材料中“南湖的红船”喻指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遵义的霞光”所喻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4)20世纪40年代中华民族开始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而春天的故事开始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这两个“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5)从以上材料分析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 7.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中美关系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敌对,到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再到2011年胡锦涛主席访美,由对抗走向对话。而中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必将使中美关系日益加深。
              材料二  图片《1972年,毛泽东会见访华的尼克松》
              材料三  2012年2月14日上午,正在美国访问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白宫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谈到:“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我们两国利益至关重要,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至关重要。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做朋友、做伙伴,是中美双方唯一正确的选项。中方期待同美方增进信任、巩固共识、扩大合作、管控分歧,希望本着平等协商、双向互利的原则继续以对话与合作而非保护主义的方式处理彼此经贸摩擦,努力维护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基本格局。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50-1953年发生了一场表明中美之间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敌对关系的战争,这场战争叫什么?
              (2)中美在哪一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概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得以改善的背景。
              (3)结合材料和当前形势,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前景的认识。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32000多个平凡但伟大的日子,承载了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要事件,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      
              --中央外宣办和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党史上的今天》开栏的话
              探究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宣告了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请以西安事变为例说明。
              (2)党成立后,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磨砺,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个“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例子。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宣告了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探究二: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3)1956年7月1日当生日这天,《长沙晚报》创刊。同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请问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争取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我国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请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4)综观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你认为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 9. 美、中、日是今天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排前三位的国家。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仅1865年至1900年,美国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64万多种.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1)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美国成为当时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中美两国今年1月19日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声明,内容包括加强中美关系,促进高层交往,应对地区和全球挑战,建设全面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应对气候变化,开展能源和环境合作以及扩展人文交流。
              (2)中美关系曾经历过敌对到正常化的过程,请各举一例说明。
              敌对:    正常化:    
              材料三  2011年3月13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中国政府提供的首批援助物资14日晚抵达日本东京,并将连夜被运送至日本东北部地震海啸重灾区宫城县。
              (3)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日本曾发动过哪两次侵略中国的战争? 
              (4)当今的中日关系还存在哪些困局?(试举一例)你对发展中日关系有何建议?
            • 10. 材料一:26国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
              (1)材料出自于26个国家签署的什么文件?它的签署有何重大意义?
              (2)文中法西斯轴心国指的是哪些国家?
              (3)这一场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是什么?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4)打败法西斯后为维护世界和平,成立了哪一个国际组织,是哪次会议决定成立的?
              (5)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然而战争留下的创伤依然存在。世界已跨入新世纪,可天下并不太平。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6)材料二中,为什么罗斯福说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1942年1月1日反法西斯国家有什么重大举措,该举措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三:(签字国)兹宣告:(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轴心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7)概括史料的主要观点,列举两个史实,说明该观点在军事和政治上得到了贯彻执行。
            0/40

            进入组卷